这个答案无法解开阿纯的疑惑。他现在开始学史了,他发现原来皇帝们都有许多的孩子,这个发现让阿纯因为皇弟出生而产生的嫉妒、失落减轻了不少。
学史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让他安心了不少,原来他能得父皇精心栽培,能够在日后继承大统全因他是嫡长子,而这一点阿平是办不到的。
接着阿纯又发现,历史书中那些皇子的母亲都不是同一人,皇上的后宫里也不止皇后一人,而他的父皇好像只有母后一个,也只有他与弟弟两个孩子。
但父皇与母后却是不见面的。他在母亲那里从没见过父皇,在父皇这里从没见过母后,记得再小一些的时候不是这样的。阿纯努力回忆他小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会变成这样,但他实在是想不起来。
七岁的阿纯明白了一些以前不明白的道理,却又新添了更多的不解。
一晃又是几日过去,黄凝想阿纯了,带了果子去上书院看他,当然时间还是选在皇上上朝的时候,好在同时间段,上书院那里还没开始进讲,她一般跟阿纯能呆上好一会儿,才到上师们讲课的时间。
黄凝发现每次她去,阿纯都会问她是从哪里来的,她会如实告诉他是从松声殿那里来的。以前她可能不明白阿纯为什么这样做,但有一次阿纯接着追问了一句:“不是从皇弟那边过来的吗?”
阿平还不到入上书院的年龄,但启蒙教育皇上一直很重视,是以阿平也不能偷懒,每日一早就要到离上书院五分钟脚程的旁边偏院去听课。
在这样的前提下,阿纯问出这两个问题,黄凝突然开始留心。她确实是从松声殿来的,也确实没有去偏院见阿平,一是他本来心性就不定,二是阿平学时短,一会儿就会回去,不像阿纯这样日日见不到。
察觉到阿纯的小心思后,黄凝会在回答他后加上一句:“母后是专程来看你的,带了这一个盒子都是给你的。”
看阿纯灿烂满足的笑脸,黄凝觉得她应该是猜对了,想起自己小时候,哪怕上面已有两个哥哥,但在妹妹刚出生时,看着母亲只抱妹妹心里也难受了一阵。
这孩子,不是随了她吧。刚这样一想,忽又想到皇上的一件往事。厉云小时候认为他父亲偏心庶子,就闹到把那个庶子与生下庶子的姨娘赶出去数年的下场。
黄凝的眉头忍不住皱了起来,她的阿纯,性子随谁都好,就是不要随皇上才好。
这才刚想到这个很长时间不曾想过的人,一声“皇上驾到”惊到了她。阿纯是高兴且期待的,父皇与母后终于要见面了。
厉云知道她就在里面,他心跳得好快,但面上不显,唯一泄露出的一丝端倪是他脚下步子快了不少。
“儿臣请父皇安。”阿纯行礼道,他身后的黄凝沉默着跟着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