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芸娘便说了严老爷的一些情况,算不得什么隐秘,但小玉明显越听眼睛越亮。
“太太,听说那严老爷打算归乡?”
“是有个消息。我听三爷提过,严老爷已找准了人接手生意,处理完后续就走。”陆芸娘睨她一眼,尽管隐晦,可那抹眼神好似已然看透小玉的盘算。
“这严老爷倒是有趣。”小玉咯咯的笑,话音一转,开始恭维起陆芸娘的模样气韵不减当年等语,好似方才的话题只是闲聊。
小玉在这里住了两天便走了。
陆芸娘对其照料的仔细,好似亲姊妹一般,但双方言谈都很空泛。比如,陆芸娘根本没问小玉如何来的福江府,跟谁来的,又要去哪里,准备做什么之类。小玉跟陆芸娘那般熟稔,可却从来不提两人过去的旧事。
这一切都不符合两人表现出来的久别重逢的关系。
更令穆清彦意外的是小玉的年龄,看她的模样,就像十七八岁,可陆芸娘明确提了她的年龄,是二十二。或许是因着小玉骨架子小,有水有润的大杏眼,气质清纯,正题给人的感觉要逼实际年纪小些。
鉴于陆芸娘十年前嫁给渡三爷,杜家下人不认识小玉,那么这两人至少在十年前分开的。这般一算,那时小玉应该是十四五岁。
小玉称呼陆芸娘“太太”,很熟稔的口吻,应该是以前就这么称呼的。那么,小玉很可能是陆芸娘的旧仆!
总总迹象,显得陆芸娘的过往也很可疑。
小玉若是陆芸娘旧仆,分别多年,亲热重逢,应该要问一问近况才对。陆芸娘不问,只能说明她清楚,可她如何知道小玉的事?或许说明,两人分别前,小玉就有过行骗经历,亦或者,那时就跟了行骗的人,更甚者……陆芸娘本身也是一样的人。
正如小玉那句话:我是以太太为榜样的。
也许不是说她要找渡三爷这样人做丈夫,而是要向曾经的陆芸娘学习,走一样的路!
收回异能,正好听见陈十六问渡三爷:“听渡口的李爷说,在严老爷出事的正月里,渡三爷府上来过一个女子,这女子的模样跟诓骗严老爷的小玉描述一致。”
渡三爷眉头抽动两下,紧接着就平静下来:“李望说的?两三年前的事了,我一时记不清楚了,这个得问过我太太,家里客至往来都是她在管。这样吧,我先问问,之后给你们回过信。”
陈十六跟穆清彦对视一眼,觉察了渡三爷的奇怪态度。
若是正常人,肯定要否认,或者自我澄清一番,然而渡三爷却没反驳,不仅没生气,态度始终十分和气和配合。
穆清彦笑道:“那就麻烦渡三爷了。”
第209章 埔水县之行
从杜家出来,陈十六琢磨着:“穆兄,你说渡三爷是什么意思?”
“他想把自己摘出来。”穆清彦当时就明白了,渡三爷有心提供线索,应该是早就决定好的,只是不想表现的那么干脆。另外,估计还想要点好处,比如必受牵连之类的。
“还真跟他有关系啊?”陈十六有点意外,却又觉得在情理之中。财帛动人心嘛,渡三爷又不需要自己出力就能顺手捞一笔,哪里会推辞。
渡三爷忍耐了一天,来到客栈见穆清彦。
这一回没有兜圈子,叹口气说道:“我问过太太,你们说的小玉,的确是曾经去过我家。要说起她,乃是我太太以前的丫鬟,但在十年前就放了身契,自去生活了。她那时不叫小玉,叫露珠儿。露珠是我太太从人牙子手里买来的,初时只有五六岁,人聪明伶俐,讨人喜欢,跟在我太太身边有将近十年。后来我太太先头的丈夫病逝,她决定回到福江府来安顿,露珠不喜欢这边的生活,加上她年纪渐大,也有自己的想法,我太太就顺着她的心意放她自去。算起来,她们主仆七八年没见,也就那年正月才重逢。”
“她身边的几个人什么来历?”
渡三爷摇头:“那时哪里知道她跟那几人有关系啊,那几个人租船,从头到尾露珠就没露过面,她也没从提过那几人。当初她在我家住了两天,说要走,也不说去哪儿。到底只是从前有点关系,也不好追着探究。”
穆清彦对此不置可否,只问道:“当初租船,你们没查看那几人的户籍路引?”
“渡口又不是衙门,只认银子。”渡三爷笑笑,这话明显不尽不实。
“关于小玉的去向,杜太太也不知情?”穆清彦又问。
“确实不知。我们那里料到露珠会去行骗呢?我太太还再三问我,是不是弄错了?又说露珠肯定是被人胁迫的。”渡三爷叹道:“那样年轻貌美的姑娘,少不得有人起歪心。当初我太太就劝过她,她性子执拗,定要走,如今吃了亏,又教人担心。”
穆清彦也不觉得渡三爷能知道小玉的去向,但渡三爷这番话依旧是遮遮掩掩,无疑是要把自己从中摘干净。渡三爷想要交好穆清彦,是觉得穆清彦查案厉害,可又因此,担心穆清彦找到小玉,把自己牵扯进去。这是个矛盾点,渡三爷几番权衡,还是决定走一步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