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间,许绿筱跟家里联系倒是很频繁。
父母并不赞成她创业,首先是太高调,且有风险,其次摆明了是要依仗丁家,让他们从心理上难以接受,又会被人议论纷纷。
但女儿主意大,既然决定了,他们也只能多加叮嘱,步子不要太大,不要累坏自己。眼见着她一点点做出成绩,担心的同时,也有些自豪。
最近一次联络,是因为算一算时间,三年即将过半,父母打算提前为儿子买好婚房。手中积蓄一分为二,儿子的用于首付,女儿的作嫁妆,或者用于事业。
许绿筱买房的事,还没跟家里提过,这次正好说了,嫁妆也心领了,她还可以适当补贴,争取一步到位,给哥哥买套好一点的房子。
她现在小钱有一些,缺的是大钱。
丁宸说过只帮她起步。就算没说明,她也不能一直依靠他。
实际上,他能给出一些战略层面的指点,对她来说,比钱还要珍贵。接触越多,越发现自己的欠缺,一边管理公司,一边恶补知识。不同于学生时代,现在是无论暗地里多累多苦逼,走到人前都要光鲜亮丽,各种从容,让人相信你足够专业。
丁宸曾说过,创业就是“快车道”。
真是再恰当不过。
同一时间,丁宸陪父亲徜徉在三亚的绿茵球场上。
谈完生意,客户离去后,父子二人打着球,聊聊天。
丁晋中提起许绿筱的公司,他也去看望过母亲,看到这种微小但令人欣慰的改善。
但他要说的是另一件事。
每到年底,都会有各种评选活动,比如什么“创业新锐”,“最美创业人”,许绿筱是候选人之一。这里既有她自己的功劳,也少不了丁家的面子。
丁晋中提醒:“适当宣传可以,但不要急进,当心捧得越高,摔得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