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踏上修真

他知道这老儿就在骗人,一拳头把这老儿另外一只眼打个乌眼青,掀翻卦摊子就跑掉了。

至于说找人问哪儿有修真的神仙,问了数人都不知所云,都以为这两个孩子失心疯了。

苇江思索半日,叹息道,神仙都是在深山古刹中,老窝在这安州城里是不行的,得往山里走,越是崇山峻岭,才会有修真的名门大派存在。

唐小闲只是害怕,道:“江哥,这样子到山里去,俺们两个,都不够给老虎塞牙缝呢!”

苇江白了他一眼道:“连这点胆量都没有,还想修真?”也不管唐小闲,拔腿就往城外走去,唐小闲只得跟上。

苇江去的方向,便是安州城外数十里的笔架山。

安州城地处丘陵,这笔架山是近百里内唯一稍高点的山峰,三座山峰依次排开,极像读书人使用的笔架,因为便被人命名为“笔架山”。

若前往这笔架山,得顺着通天河南行,于是二人又回到苇江借宿过的破庙。

苇江路过此地,想起当日“舍粥场受辱”一案,对着那一排粥棚狠狠地吐了几口唾沫,骂道:“等老子修真大成,一定要铲平粥棚,掘成茅坑。”

唐小闲笑道:“哥啊,过几日没粮食发了,他们当然就把粥棚铲平了。”

苇江啐一口道:“妈的,哥哥不怕!铲平了,老子一样可以挖成茅坑。”

这安州城建在通天河边,通天河从西域昆仑山而出,携带着大量泥沙奔流而下,到了这下游,水势渐缓,泥沙长年累月地淤积下来,这河床越积越高。为了防止水害,两岸大堤随之不断加高,年长日久,通天河的河床已高出两岸地面甚多。

二人顺着这通天河岸边行走时,唐小闲看着通天河里淤积的坚冰越垒越高,挤压着河床发出不堪重负的咔咔声,对苇江言道:

“江哥,俺咋看这河水不对劲咧!”

唐小闲话音未落,他们脚下的堤坝如同一条沉睡的巨蟒微微颤动了一下。

苇江愣住了,叫声跑,但此刻已是来不及。在堆积了数月的坚冰冲刷下,这乌黑的巨蟒已不堪重负,终于苏醒过来。醒来后,它忽然身躯一扭,慵懒地翻过身,任凭通天河上无数的坚冰积雪,漫天的黄水和黑泥从它身上涌过,裹挟着一切铺天盖地向岸边冲刷而去。

通天河的堤坝就此崩溃。两个孩子只恨爹妈少生了两条腿,连滚带爬便顺着河沿往下跑。但这溃堤之水驱赶这一切滚滚而下,迅如奔马,无孔不入,岂是人力所能逃脱?眼见浊浪排空,樯倾楫摧,一道黑线推动着泥沙积雪,席卷着牛羊车马向二人滚滚袭来。苇江跑了几步,被脚下的树根一绊,一个马趴扎在河堤下的沙地里。

他自知难以逃脱,双眼一闭,耳听着地面的轰隆声,暗道:“他妈的我还没修真呢”,便欲待死。

这已是几天来苇江第二次遇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