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清玄真人起驾无量山,出发时已是晚霞满天,映照在无量山下的澜沧江上,粼粼波光上,几只野鹤拖着细细的长腿,“呀呀”一声,望着天边缓缓飞去。
正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好景,清玄真人却无心欣赏,叫一声“快快去罢”。隔空一招,自无量山巅一朵薄云悠悠而至,悬停在澄心殿前。
罗贯通只觉得脚下一股大力轻轻把他一托,他便随着清浦真人踏上薄云,冉冉升空。
罗贯通赞道:“掌教真人如此神通,神州能有几人?”
清玄真人道:“通儿你天资聪慧,又是归一门真传,等以后修了无量真经,快则三五十年,慢则七八十年,定能突破到贫道这个境界。”
罗贯通羡慕道:“若在百岁之前修到天人境,也是通儿的福分了。”
清玄真人回头望了望罗贯通,言道:“修道之人,若是不能体会天地存亡之道,万物生化之理,纵然日夜吸取那天地灵气,习练绝世功法,又有何益?心里无根,更容易入了那魔障。我师尊妙树真人曾言,你心中的道若高于你的境界,你修真方可一日千里;境界高于你心中的道,终身难得寸进。修真修真,便是寻找心里的道。”
清玄真人紧跟着问道:“通儿,你找到心中的道没?”
便如当日地府界主振聋发聩的一问,罗贯通顿时愕然,罗贯通低着头,半晌言道:“启禀掌教,通儿还没来得及找。”
清玄真人言道:“待得玉清宫事情了结,贫道想把归一门大比的日子提前些。如今无量真经只在老道一人手中,实在有些不放心,早些传了你们方才心安。”
罗贯通神色复杂,言道:“我们罗家世代受恩于归一门,得蒙掌教真人看重,虽肝脑涂地,也难报答万一。”
归云长老见罗贯通回答得不伦不类,看了看清玄真人,见他低头不语,似乎也有着心事。
此刻清玄真人双掌一合,空中往来纵横的真灵之气忽地向清玄真人聚拢而来。清玄真人再双手一分,脚下的一片薄云边缘顿现一圈辉光,如若扁舟一枚。
这便是归一门“覆云舟”法门,只见这灵舟越行越快,越升越高,一道白色雾气在云舟尾部逐渐成形,如同一条长长的尾巴,跟随着数人飞越重山,跨上云海。
最后,四人忽然眼前一亮,灵舟已从众山之巅登上层层叠云顶端,然后从云海顶端一跃而起,一道道灿烂的阳光瞬时笼罩在四人身上,暖得让人心醉。
--------------------------
清玄真人前往玉清宫之时,天心长老偕苇江、萧瑜晴也火速赶往青城山玉清宫,卓不凡、吴猴儿等人,便指明路途,安排回了无量山。
萧瑜晴眼泪汪汪,催动曦雨剑,一剑当先,便往玉清宫的方向电射而去。苇江和天心长老相视一眼,不远不近地跟在萧瑜晴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