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第20章

康平五十一年的春,燕王妃诞下她的第四个嫡子。这也是燕王的第六子。

对于福生而言,添这么一个外孙那自然是欢喜的。女儿薇姐膝下有四个嫡亲的儿子,这在王府里的位置稳的不能再稳。

燕王府这边没福生需要操心任何的事儿。那么,福生的注意力自然转到小儿子攸哥的身上。攸哥十六,这到成婚的年纪。

可赵攸以科举之事为重,就是一直推拒自己的婚事。福生跟夫君赵仲玉也是谈了好些回。可到底扭不过儿子攸哥的想法,无奈的等着这一个儿子的科举成绩出来。

赵攸当然是一直想在科举上有所收获。倒是他的三叔赵叔玉这些年里,在科举场上那是一直在举人的位置上不动摇。那努力有了,二十年的寒窗苦读。可些一直没能金榜提名亦是遗憾的。

倒是在子嗣一事上,赵叔玉还算得顺一回心意。到底盼了多年,在盼到四朵金花后,盼来了小儿子。

对于三房的儿女婚事,福生不管,人家有亲爹有娘管着。

福生就是愁着小儿子的婚事。这事情福生跟夫君商量过,跟小儿子攸哥提过。最后,还跟儿媳小任氏商量过法子,也在女儿薇姐跟前吐露过烦恼。

男大当婚。

哪怕不成婚,也得订下来婚事。要知道这不早早谋划儿媳妇的人选,那好人家的姑娘岂会空等?就怕错过了。

薇姐就笑话亲娘,她只道:“男儿举业功成,金榜提名权力加身。还怕没好姻缘?”

事实上也如薇姐所料,赵攸那是多年沉寂,一直在努力。

这在科举场上,可能是真有本事。当然,也可能是背景搁那儿,在燕王被康平帝立为太子的那一年,赵攸是连中三元,从秀才、举人、进士,那是回回头一名。

最后,成为连中三元的状元郎。

接着,婚事不必福生这亲娘愁了。康平帝给指的婚事,让赵攸尚了康平帝的小女儿德安公主。

从太子的小舅子,再到状元郎,再到驸马爷。

赵攸这一路走来,那是顺风顺水。

长宁侯府得到康平帝的赐婚圣旨后,那得叩谢天恩。可打心里讲,福生不乐意这一桩婚事的。毕竟,长宁侯府的荣耀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