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第80章

汉中王的治下本钱有限。

这等时机非常重要,同时,速度要快。不能给敌人反映的时间,若不然很可能功亏一篑。机会就一次。

这一次不成功,再想求机会?

那是门都没有。

因为这等突袭,本来就是趁人不备。

一旦霸王封在秦川的秦王反映过来,再是招呼在赵地的旧识,那时候,汉中王这点子家底是吃不消的。

至于秦川治下的百姓?

这些百姓若是在以前那自然是天下最张的兵源。可现在嘛,在始皇治下时,他们没得到恩惠。他们明明一统天下,可最后落得依然是沉重的徭役与赋税。

明明一统天下是六代君王的遗愿,明明说一统天下就是会过上好日子。

可始皇没给这些百姓兑现这些美好的愿景。

这才是为什么始皇的社稷江山不稳。

二世就亡的真正原由。

因为秦川是始皇的根基,根基动摇了。

几代人的血,最后得到富贵的只是那些贵族。那些真正流血的百姓,他们得到了什么?他们什么也没有得到。恰恰相反的,用他们的血挣得的富贵,那被上面的贵族全部搂进了自己的腰胞。

留给这些百姓的只是更苦的日子。

那么,于活不下去的百姓而言,活路都没有,只能去死了。其它的一切还重要吗?

不重要。

福生要借鉴的就是原身记忆中的李季做法。

约法三章,真的很有效果。

有些时候,李季这一位做过亭长,那是在底层当过官僚的,又是做过游侠儿的人是非常了解这一个时代的底层百姓,那追求的是什么?

只是一活命的吃食。

连活路都不给,凭什么让人去死?

于是,福生要做的,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这一年是霸王称伯的第三年。

这一年,汉中王府下面的兵马,那是出蜀州,入秦川。用声东击西之法,暗渡陈仓。在秦王没反映过来前。

那就是拿下秦川的关隘。

八百里秦川被锁。如今就是两只人马来争夺这片土地的统治权。

汉中王的军队与秦王的军队,那是正面撕杀。

一切与福生记忆中的一样。

秦川的百姓对于始皇统治时没得到任何的恩惠,那对于前朝没什么留恋。可对于秦王这一个出卖前朝的前朝降将,最后被霸王封王,那更没有什么认同感。

在哪一个时代,叛徒都是最惹人憎恶的。

秦王在秦川的百姓眼中,那就是这么一个讨厌的人。为何不说秦川的贵族与世家?

在七国遗民攻破秦川,那是灭亡前朝时。那些寄生在前朝身上的贵族与世家已经被霸王杀了,又或者带走了。

只能说留下来的,那都不是什么名单上的贵族与世家。

这在福生眼中,这是一片权力真空的空白力。

只要扫除秦王这一股势力。在这八百里秦川,那便是能由得汉中王府施力治理。总之,没有贵族与世家的掣肘,那一切都会更容易统治。

空白的纸面,那是最容易做画的。

权力被扫除障碍也是一样的。

秦王的势力只会越打越小。

福生提出来的约法三章,那也是安慰住当地的百姓。

这一场大战,在早有准备的汉中王府的军队下,秦王输了。

这世道自然是赢家通知。于是,汉中王的治下便有了两块地盘,蜀州与秦川。

这等事情瞒不过天下的有心人。对于这天下的大棋盘上,在此时自然又是添了一个有心争霸天下的棋手。那便是汉中王府这一股势力。

明面上的汉中王自然是李三郎,实则掌权的是福生。

福生做的事情,只是团结大多数,中立一部分,最后才是针对一小摄。

福生摸着李季这一颗大石头,那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过河。提拔人才,恩赏荫封,一切不吝啬。在打天下时,大方的君王总是最讨人喜欢的。

至于后面如何收拾那些功高震主的?

福生不缺了法子。

可福生在如今不会想那些,因为打天下时,最忌讳的便是吝啬鬼。

对于那些真正有能耐的,封侯?

这太小气。

福生只在朝堂上说道:“封王,待我儿成为皇帝,区区一个大王如何舍不得?”

“这天下当与诸位共享之。”福生嘴里是这般说的。

对于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在这等时候想踏上争霸天下的棋盘。那需要本钱的。可是,这等入局已经有要求。

没有本钱的人,要么投靠一股势力。要么,只能做望别人去实现报复,而自己无能为力。

巧妇都为无米之炊,英雄也是无钱寸步难行的。

时光匆匆。

这一去,便又是五年。

天下的局势已经明朗,南北争锋,汉王与霸王两股势力已经是天下唯二的。其余的势力已经在争霸的棋盘上被扫除掉。

此等关乎天下的时候到了。

谁是大赢家?在这等时候已经轮到决出胜者。

这一年,福生的儿女皆大婚了。

李三郎如今的正式名讳是李胤,他这一位汉中王如今膝下有五子。可谓是不缺儿子了。至于女儿李四娘已经下嫁,也已经生下一儿一女。

至于小儿子李四郎,那也是大婚,如今膝下尚无子嗣。可他的王后与夫人那已经怀上子嗣。想是等着福生回长安城时,彼时又要抱上孙辈了。

亲征,福生自然就是与汉王李胤一起。

这是为了兵权。

这打天下的时候,兵权为重。

若是脱离了军队,那下面打胜仗的将帅功劳越来越大,将来可不好处置的。功高震主怎么办?那自然就是别给人机会去功高震主。

只要领导在,下面的人再是立功。

领导都是有功劳的,还是最大的那一份。这便是领导的艺术。而且,最高的领导在前线,除了能时时把握军权,也更能了解情况如何?

这可是汉王府的家底子。

福生那是非常在意的。

当然,实际的指挥不是福生,也不会是汉王。他俩这一对母子都不是什么统帅的天才。他们就是普通的凡胎。

军事上没法子,福生能做的就是治衡。

“母后。”大帐之中,在出发前汉王给福生行礼。

福生看得出来儿子有点小紧张。福生笑道:“我军威势赫赫,你为一国之主如何做小儿女态?”

福生的态度很轻松。

当然这是装的。再是镇静,可这关乎命运的一战,福生哪可能真不在意?只是上位者最忌讳喜怒行于色。

李胤瞧着母后确实很镇静,似乎对这一切都是把握十足。于是,李胤也是心安。

“唯愿我军凯旋,以大胜奠定天下之基。”李胤说了许多人都是说过的话。

“这一战我军必胜。我儿往后便是九五至尊,你爹一定盼着你做皇帝,给咱们这一宗血脉开不朽的伟业。”福生在夸儿子。

在这等时候,福生知道她这一个儿子需要的是夸奖。这能安他的心。

果然不出所料,福生这一翻出来让李胤的心情起伏。他整个人都是振奋起来。

“奋两世之余烈,儿必要完成爹的遗愿,为我李氏一门开不朽的伟业。”对于当皇帝?李胤是盼着的。

超父胜祖,这于一个男儿而言的伟业,他岂会不想?

毕竟李胤也当父亲了,他更想给李氏一门留下最大的一份家业。

而这天下还有比做皇帝更大的家业吗?

没有。

家国天下,这便是一个家国天下的时代。

倒是福生的淡定,她在想的是另外一件事情。那便是这一战应该做的准备,她已经全部做了。最好的将帅,最好的兵马。

已经给霸王的退路那已经堵上了。

可一切还能如原身记忆里的一样,那是把霸王以及他的兵马全部留在这北方吗?

天下归一,这是福生盼的。

李季殁了,李季没完成的伟业,福生要撑起那一片旗。她想见证一个皇朝的诞生。

福生想的便是给这一个天下真正的和平,让百姓能真正的安居乐业。一切的目的便是如此。毕竟,李季再多的不好,至少,他给予这天下了和平。

福生这小“蝴蝶”改变了命运的轨迹,那么,她也要去扭正一些大义。

和平,便是她心中的最大的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