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给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卫婉婉给贤妃请安后,她才是在贤妃唤起后,又是谢话再起身。
“你来见本宫可是有什么事?”贤妃直接开口问话。她现在哪有什么心情与人打机锋的。卫婉婉也不绕弯子。
卫婉婉直接跪下来,她道:“妾发现一件事情,妾不敢瞒了娘娘,这便是赶紧来禀报。”
“说。”贤妃眼神一动,她似乎想到什么的说道。
“……”卫婉婉的目光在殿中的宫人向上扫了一眼,她的脸上全是为难的神色。贤妃瞧着了,只是冷淡的一笑,贤妃伸了手摆一摆,示意宫人们退下。
于是,殿中侍候的宫人们一起行礼后,一一告退。
殿下剩下来贤妃以及她的贴身掌事嬷嬷,卫婉婉知道掌事嬷嬷是贤妃的心腹,这才开口说道:“太子殿下给皇上献药。那药名□□,虽是福寿之美名,实则是一味害人的恶药。”
卫婉婉又说了幼年之时,听过下南洋的同村商人提过。
那□□如何害人,又是如何的恶毒。
□□,那确实真不是什么好物。可问题在于这名声之恶,那是在南洋一些知情人的眼中。真正朝廷的京都嘛,这玩意儿还是一个新鲜的物拾。
“你的意思是太子想害皇上。”贤妃说道:“太子已经是国本,他岂会授人以柄。”贤妃可不相信东宫的属官们全是傻子。
这般明显的蠢事,太子真是办的出来?
“这是安妃娘娘的娘家人出谋划策的想讨好了太子。太子殿下不过是借花献佛。”卫婉婉不会说太子的母族会这般蠢,那是有心人在里面谋划的。
这有心人是谁?
自然是一帮子想扳倒太子的人。这里面免不得有贤妃与五皇子的势力,当然,这是明面上的。可暗中嘛,还有杜太监等一些宫人也在其中有手脚。
从龙之功,朝廷的人想要。
皇宫里的无根之人更需要。要知道这些无根之人的富贵那是全依仗着皇家。
贤妃万万想不到啊,太子真是有这般大的把柄。
“此事本宫会查一个详情,卫妹妹,你有心了。你的善意,本宫会记在心上。”贤妃自然不是说说,她还是吩咐了嬷嬷赏赐卫婉婉一翻。
卫婉婉得了赏赐,她回了自己住的屋子。
面上卫婉婉对于贤妃的赏赐自然是感激涕零的。可在心中卫婉婉很清楚的,她不需要感激什么。她不是贤妃这手下的人。
她有自己的路,也有自己的谋划。
贤妃查到的东西,那自然就是明面上的。
因为贤妃更多的力量准备保护住五皇子,以及五皇子的子嗣们。
这时候贤妃的注意力全在五皇子那儿,儿子好了,贤妃才有心力却计算更多。只是让贤妃失望的是五皇子没熬过来。
五皇子殁了这一个消息传进宫中,贤妃当场就是病倒下。
对于贤妃而言,五皇子是她的命根子。
这个儿子殁了,她的一生还有多少指望。
眼瞅着贤妃这是病的利害,那真是一日活不过一日的样子。掌事嬷嬷全是担忧,似她这等的宫人一辈子依靠的便是主子。
一旦贤妃有一个万一,掌事嬷嬷的前程就是难说的很。
“娘娘,你不想想自个儿,那也得想一想您的亲孙儿。”掌事嬷嬷还是劝了话,道:“五皇子殿下可是死的冤枉。”
掌事嬷嬷这会子劝了贤妃,又或者说在拿话激了贤妃。
当然这很有效果的。贤妃的求生意志被激了起来。
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恨,同样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贤妃带着无限的恨,那是满血复活的养好了病。
钟粹宫。
安妃知道五皇子殁了后,那是偷偷的一个人躲着乐。在知道贤妃倒了后,那更是恨不能大笑三声。
只等着贤妃又是痊愈后,安妃忍不住的还是感慨一回,真真是祸害遗千年。
贤妃没死,安妃很失望的。
住着钟粹宫的后殿东殿殿,杜瑶也是知道五皇子殁了的消息。
她静静的望着自己的儿子,她在逗着小儿。
可杜瑶的心中还是惊惧的,她万万想到这些宫人能做到这等地步。五皇子可有贤妃的保护,便是如此还是让五皇子出事。
这些人的势力,或者说在宫廷里的力量真真不小。
如今这一投势力于她们母子而言,这自然是最好的保护。可这等保护一旦双方目标不一到时,那就会是威胁啊。
只杜瑶更清楚的知道,这世道里力量薄弱的,那还是别奢望更多。
人皆有私心的。
杜瑶也只是在宫廷里挣扎。
她不想同情谁,她没那资格。她和她的儿子只想活下去。
在五皇子的后事结束后,昌平帝见到贤妃。
昌平帝眼中的贤妃瘦了,瘦的利害。贤妃见着昌平帝没哭哭涕涕的。昌平帝待贤妃还是有过感情,这会子自然安慰了这一位曾经自己宠爱过的妃子。
可在心中,昌平帝要感慨岁月不饶人。
贤妃已经不如昌平帝记忆里的那般完美了。五皇子的过逝,那让贤妃的容貌还是受损,那岁月的痕迹在贤妃的脸上越发的明显了。
昌平帝本意是安慰贤妃。
哪料想贤妃却是突然跪在昌平帝的跟前告起了安妃以及太子的黑状。不光是告状,贤妃还是拿出了证据来。
人证、物证,贤妃都是备的妥妥的。
昌平帝在瞧着那些证词时,他这一位帝王整个人就是气的差点一个倒仰。
贤妃不外乎就是指明一件事情,太子盼着昌平帝这一位君父早一点驾崩。
对于一个老年的帝王,那最怕的是什么?自然便是死亡。生死之间有大恐惧啊,以天下以奉一人的皇帝,那是享受过天下间最好的一切,那对于生更是有最深切的渴望。
昌平帝自然不想死。
他望着贤妃,这一刻昌平帝的情绪莫名,他觉得他应该恼了贤妃的。贤妃戳破了一个事实,昌平帝却是不想罚了太子的。
因为昌平帝老了。
老了的皇帝总要承认一个事情,那便是百年之后,家国由哪一个儿子继承的事情。
昌平帝当然不想做一个昏君,他想祖宗的基业传承下去。
如今的皇长子做了国本,这一位储君就是一个众臣口中的仁孝之人。一旦名声有损,这太子还能做的稳?
五皇子殁了,昌平帝当然伤心。要知道他成年的儿子,如今就剩下太子了。
太子能废吗?
昌平帝不敢废掉的。要知道昌平帝废掉太子,他还能立谁为国本?
主少国疑,这是社稷大忌。
昌平帝对贤妃说道:“爱妃,你确定一切为真?这里面没半分掺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