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身为广播站播报员的简粒和校宣传委商量了募捐的事。
当天课间,她和几个校宣传委的同学拿着红色的募捐箱走进班级。
简粒拿着募捐箱走进高一创新a班时,大部分同学都拿着练习册在刷题,因为下一堂课是他们每周一测的化学测验。
早在升旗仪式上,教导主任就提到了募捐一事。
所以简粒刚将募捐箱放到讲台上,就有几个女生起身走到讲台边,将纸币透进募捐箱里。
许翊是创新a班的学习委员,他拿着自己班的名单站在讲台一侧,配合宣传委的学生干部登记捐款人名册和款项。
简粒从广播站拿来了随身小麦克,她站在讲台上,真挚地念着倡导词:“献出一份爱心,传递一份生命的热度,相信在大家的支持下,他们也能再度扬帆起航……”
这份倡导书是她昨天熬夜写的,简粒反复修改了四五次。
她反复斟酌遣词造句,担心自己的感情过于浓烈,造成了听者的不适,也担心写得太过平淡,而影响了募捐者的热情。
在她感情饱满的真诚倡导下,越来越多同学抬起头,他们从书包里掏出钱包,慢慢走上讲台。
从十块、二十块的散钱到几百的大额捐款,同学们都贡献了自己的一份爱心。
简粒看着慢慢变长的名单,嘴角微微漾起。
她拿着小麦克风继续念她写的感谢词。
可是,她才说了两句,原本安静的班级忽然传出一个不和谐的声音。
“讲完了吗?到底还要占用我们多少时间啊?我们下堂课还有测试哎。”
叶子阳一手转着笔,一手翻着练习册,语气里满是不耐烦。
从简粒走进班级开始,他眼中的愠怒就没消过。
早读时,段长就用广播宣传过一次,升旗仪式上,教导主任还放了x市红十的公益宣传片。
叶子阳不反对募捐,但一次又一次的宣传倡导,仿佛一把架子他脖子上的刀,把他逼上了道德的制高点。
再加上简粒再三的倡导,让他产生了一种不捐款就是没有道德感的错觉。
和叶子阳一样想法的同学不是没有,但他们大多选择了沉默。
在叶子阳做了出头鸟后,他们也纷纷跟着附和——
“就是,下堂课还有测验阿。”
“早读讲,升旗仪式说,课间又来?有必要吗?”
“直接把募捐箱放校门口就好了,谁想捐谁去阿……”
许翊轻咳一声,站到了讲台中央。
他抬手示意大家安静,“采取怎样的募捐方式是由学校决定的,校宣传委和广播站的同学只是在配合学校工作。而且,这一次的募捐是由市里的爱心组织发起的,刚才教导主任已经播放了相关的宣传片。捐或者不捐,不能代表什么,学校也不会强求大家,希望大家可以理解他们的工作。”
叶子阳嗤笑一声,眼里依旧充满了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