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二一斤,王德发在心里盘算了下,这些苹果根据具体情况,他在收的时候价格是不一样的,但平均下来也基本都是八毛钱收的,这客商给的价,有四毛钱的利润,价格还是可以呢,与他预期的价格相差不大。
“三位老板,就这个价,给你们!以后来我们这里收苹果,一定记着我,我把最好的苹果留给你们。但是挑拣的话,人工费用得你们出啊,还有,这钱能现结吧?”
“能现结,只要一过称,钱就给你。”
“行,走吧,上我家吃午饭,这两天就住我家。”
王德发自己盘算了下,他收购苹果是平均八毛钱,打出去了总共有两万块钱的欠条,也就是说他收了近两万五千斤的苹果,哪怕就是有一千斤是被刷下来的,那也能挣个一万多块钱呢,不仅是够本,而且是大赚了啊。
三个广东客商中午在王德发家吃完午饭后,开着面包车回城里带他们的大货车到王德发的冷库装车。
晚上王德发一家子吃饭的时候,王德发把今天发生的事情给女人讲了讲,这个活可以干,转手就挣万把块钱。如果以后苹果越来越多,量大了,那票子可是哗哗的往家里流啊。
“对了,我给你说的那事,明年家里的地,全都把苹果树种上,这只要一家子尝到了种苹果的甜头,肯定大家都跟着,晚种不如早种。”
“全都种上苹果,树小的时候还可以在树巷里套种点麦子,树大了连麦子都种不了,吃啥?喝啥啊?”
“等结果子的时候,就不愁吃啥喝啥了。”
“都像你这样想,没人种庄稼,还不愁吃喝,喝西北风吗?”
“反正饿不死你,你就别瞎操心了。”
“我瞎操心,你咋不说都是我给你在背后出主意,我昨天说的没错吧,让你今天去找找商机,机会就来了。算你走运,但是,我觉得又有点蹊跷啊,你说价格这么好,你认识的那个高老板,为什么不把自己的苹果卖了啊?”
“他要留着年后再卖,想再放放!”王德发说。
“那他为啥要在年后卖呢?”女人追问。
这女人一追问,把王德发还问住了。对啊,高老板为啥要放到年后卖啊?
“你还以为自己赚大发了,那高老板都做几年的冷库生意了,还能做亏本买卖啊,他放到年后卖,就只有一个原因-价格高!”女人一语点破了重点。
“你别说,你这分析的还真有道理呢,年前的话,现在苹果数量还多,所以价格要低,等到年后,苹果越来越少的时候,价格肯定得涨起来。”王德发说。
“对啊,你看看隔壁你小叔, 压根就没着急的年前卖。”
“不过也没事,毕竟是第一次嘛,这已经算是好的,没做亏本的买卖,可以了。以后咱有经验了,赚的更多。”
第二天三个广东客商的大挂车就来了,还带着几个从高老板那借来的人,不到半天的时间,连分拣带装车就干完了。
“王老板,那咱们现在去过称?”
“可以啊!”
王德发把货车带到了镇子为数不多有地磅的煤场。过称去皮之后,总共是两万四千五百斤。
“总共呢,是两万九千四百元,对吧,王老板,你也算算。”其中一个客商说。
“对,是这个数。”
三个客商各自拿出了一沓百元大钞,交给经常说话的那个之后,他从其中一沓里数了六张,把剩下都给了王德发。一沓一万,抽走六张,刚好数是对的。
接过钱的瞬间,是王德发这辈子最幸福的时候,他不停给数钱的拇指上蘸口水,认认真真地点着每一张钱。
这是王德发凭本事赚的第一桶金,虽然勾子后头还欠着一大堆的账,但是对王德发来说,他很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