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王家出发提亲

王德发的一生 双耳凹 2144 字 2022-10-18

“学校报好了?”王德发问。

“好了,省里的师范。不是说好我自己就回去了嘛,你怎么来了?”

“闲着没事,就上来接你!学校的事,现在算是完了吧?”

“嗯,全都结束了。”

“给,把头盔带上,回家。”

七月的天气很好,坐在摩托车上,浑身吹着舒服的风,王成龙第一次觉得坐在父亲的摩托上是如此的惬意。

摩托车在奔驰,风噪太大,两个人说话都得扯着嗓子才能听见。一路上,王德发就大喊了一句话:“成龙,你觉得能不能录上啊?”

“估分没失误的话!能录上。”

带着刚参加高考结束的闺女进队里巷子的时候,是王德发这辈子最骄傲的高光时刻。那一刻,就连平时对王德发嗤之以鼻的街坊邻居,都满脸堆笑的说好听的话给王德发。王德发第一次觉得,回家的这段路是那么的短,第一次觉得,原来所有人都是会说好听的话的。

王成龙回来之后,家里的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她几乎全包了,还会跟来弟交流学习经验。她唯一的事情,就是焦急且耐心地等待录取通知书就行了。

等待成龙学校录取的通知的书的这点时间,王德发去找老二给贵生的事算了个日子。老二一听光彩礼就要三万八千八,还得再开个商店,那头摇的,就跟个拨浪鼓一样。

老二给算的日子是八月初八,日子是个好日子,就是他自己都觉得贵生娶媳妇为时过早。王德发还委托老二让他在镇上留意着有没有临街的铺面出租的,有合适的话,就准备盘下来,给未来的儿媳妇置办商店的事。

走在街上,从南头到北头,只要细心的人呢,都能发现,这开商店的啊,基本上都是嫁到镇上的新媳妇。没有工作的姑娘嫁过来,娘家人除了彩礼的要求,就是要给自己家的女子开个店。所以唐永生提出开商店的要求,王德发不觉得奇怪,都是为了自己家的孩子,无可厚非。

可临街的铺面就那么多,是有数的,即使开张倒闭、开张倒闭的在循环往复,但是一时半会要想找个铺面,还是不太容易。

老二没有拒绝,但是话也说的很委婉,“王哥,这铺面的事,我帮你留心着,但是不保证你家娶儿媳妇的时候就能给你找到啊。”

“行呢,你就帮我盯着,这事,由不得我们自己,只要有的话,你就帮我早早给先说好。”

王成龙的高考成绩出来后,出乎她的意料,比她自己估的分高了十五分,分数出来的那天,她去了趟学校,班主任告诉她,以她的分数,省里的师范肯定没问题,耐心等着通知书就好了。

这个消息让全家人心里悬着的一颗石头终于落了下来。等着就是了。

八月初八现在对王德发家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日子了。

王德发除了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舆论压力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在短短的时间内,让王贵生知道结婚以为着什么、结了婚要做什么。

舆论的压力主要集中在,王贵生还小,现在什么年代了,要是往前个六七十年,十二三结婚都算是晚的了,现在不一样啊,这么早结婚的例子是有呢,但大家还是无法接受。用大家闲聊时分词的话说,就是“自己都是还是个孩子,结婚了怎么生孩啊”。

王德发当然明白这些嘲讽,其实也是担忧。在他的眼里,王贵生的情况,比这些嘲讽和担忧重要多了。

祖祖辈辈生活在镇上的人,结婚,看的不是那张盖着戳的证书,关键是一场热热闹闹的喜事。作为一个父亲,王德发是自私的,他完全管不了这些外来的压力,只要,贵生能有个媳妇,互相扶持着过他们自己的日子就行了。眼看着他的年龄越来越大了,能陪着孩子到哪天,连他自己心里也没个数。

正直暑假的时候,四个孩子都在家,王德发总是很难找到机会,单独和王贵生去讲一些他希望王贵生作为男人应该知道的事。有些话呢,他不希望其他三个孩子过早的知道。

所以王德发一有闲工夫,就去贵生放羊的地方找他单独聊天,给他讲,为什么要和水仙结婚,给他讲,结婚了以后怎么才能让他抱上孙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