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庆祥药铺摘匾

王德发的一生 双耳凹 2170 字 2022-10-18

“都准备好了,那我现在就摘啊。”

“摘吧。”

所有人又全都移步到了外面,吴庆祥纹丝未动,王德发最后一个准备转身出去的时候,又回头问吴庆祥:“老哥哥啊,要不,我扶着你出去,看看吧,你这大半辈子的招牌。”

“也好,那就劳烦老弟,扶我一起出去吧。”

“好勒!”

“庆祥药铺”的招牌,是当年吴庆祥找着镇上党家的文人写的。党家早先的事迹,那在镇上可是人人知晓,出了一个军门,大清朝的时候,党军门带兵护卫过老佛爷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党家的后代,仕途的路走得就比较顺。

给吴庆祥写招牌的人,是当军门的玄孙,已经过世了,当年已经是省文化馆的馆长了,字写得确实大气。

王德发扶着吴庆祥,看着他儿子缓缓地拆着这块挂在门头已经快半个世纪的牌子。

“当年挂的时候,那金灿灿的字,我到现在记忆犹新,现在啊,风吹日晒,上面全都是岁月的痕迹啊。”吴庆祥倚着王德发,感叹着。

取下来之后,大家在下面搭手把牌子接住,放在了门口。

“再次感谢各位啊,今天能来送送庆祥药铺,感谢大家,我家离镇上有距离,原谅我不能略备酒菜招呼大家!都回吧,会吧,谢谢大家了。”

人群慢慢地散开了,王德发扶着吴庆祥,没走,除了送送吴庆祥,王德发其实还有个心事,今天要不抓住机会的话,吴庆祥一退下来,也不好再问了。

“老哥哥,你这关张,也不早点说,太突然了啊。”

“要不是我这儿子要这么个仪式,我都不想让大家知道。太劳烦大家了。”

“我觉得孩子做得对呢,是这,既然今赶巧了,你和孩子中午去我家,迟顿便饭,我呢,也以一个老会计的身份,好好答谢你这么多年,对父老乡亲的大恩大德啊。”

“不了,不了,就不去了。”

“不行,老哥哥,今天,你一定得依着我!跟我走,吃完饭啊,我开我那货车,把你和孩子送回去。”

吴庆祥拒绝,王德发盛情邀请,最后还是吴庆祥儿子定了,去王德发家吃个便饭。

王德发一直有个心事,就是王念祖的事,虽然这孩子现在看着没啥问题,能哭、会笑,叫他的时候呢,好像也能听得见,但他还是有点担心,哪怕就是一串了水仙和贵生的一丁点不健全,那都是个大事。

他一直想把王念祖带到吴庆祥跟前,让他给把把脉,看看,要是能看出个大概,王德发心里也就有谱了。

把吴庆祥带到家里吃饭,王德发没给马秀娥说。家里也没准备什么,马秀娥和水仙手忙脚乱的做了顿家常饭。

王德发来厨房帮忙端饭的时候,马秀娥埋怨着说:“我说老汉,下次你有什么安排,能不能提前有个计划啊,家里啥都没准备,你就赶带客人来。”

“我也是知道的很突然,不然肯定早早就安排了啊,正月里,厨房里还能没有吃的啊,瞧你婆婆、媳妇两,这不饭菜收拾的挺好的嘛。”王德发夸马秀娥。

饭菜准备好了,王德发一家老小五口,加上吴庆祥父子两,屋子里的氛围一下就有了。

“老哥哥,今也算是你退休的日子了,我知道的突然,饭菜要是不合你口味啊,就担待点。”

“可千万别这么说啊,谢谢啦,难得你这么有心了。”吴庆祥说。

除了王德发和吴庆祥偶尔聊两句,其他人都闷头吃着饭。马秀娥也不知道到王德发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王念祖还小,大人的饭能吃点了,吃的不多,被水仙放在炕上,自己玩着。

饭后,王德发陪着吴庆祥聊天,两个人就聊以前那些久远着都快想不起来的事情,津津有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