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发挥的足够好,那以其他位置上的辩手获得最后的最见辩手,也是极有可能的。
说到这儿,朱铨直接开口接着说道:“姜丰同学,我不谋求四辩的位置,因为我虽然也参加了学校的辩论社,但是我比赛的次数屈指可数,所以就像那位孙强同学说的那样,我是“走后门”进来的”
朱铨的脸上一脸的坦然,丝毫没有因为“走后门”进来到这次选拔赛当中感到羞愧。
姜丰与另外两位都是看到了朱铨脸上的淡定自若、气定神闲,心中不免一惊:
这个朱铨莫不是个官二代或者富二代,觉得这个“走后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她们在生出这一想法的第一时间就否定掉了,因为她们不相信一个能够获得国视《主持人大赛》初赛第一名的人,会是这样一个二愣子!
所以,既然他不是二愣子,那么他必然就是有足够的信心来让这个“走后门”,变成真正的“举荐”。
当初设置这一推荐步骤原因就是为了让一些真正有才华却没有时间从海选一步一步打上来进入到最后决赛的选手们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优中选优。
只不过初衷是好的,实施起来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很多有才华的人得不到名额,被一些有关系的草包给占据。
接连六届,都是如此。
所以才有了一开始孙强对于朱铨的到来后冷嘲热讽。
不过,了解实情的姜丰等人知道,孙强并不是因为“走后门”而怼朱铨的,而是因为朱铨抢走了原本属于他女朋友的名额才看不惯朱铨的。
哎一言难尽啊!
不过,朱铨把话直接是敞开了说,这样一来迅速的获得了姜丰等人真正的善意。
一个实力的队友,并且还愿意听从他们安排的队友,无疑是对他们队伍的实力有一个提升,为取得最后的胜利增添一个砝码。
姜丰这些个“地头蛇”又怎么能不欢迎呢?
在红队的准备间,对于辩题的头脑风暴已经拉开了帷幕。
三小时后,红队与黄队在主持人的召唤下依次进场,就像硬核的比赛流程都是越简单一样,在简略的介绍完正方黄队与反方红队的各个队员以及参与评判的五位评委后,主持人就开始向现场以及电视机、电脑前的观众们介绍起今天的辩题来。
“自古以来,我们是否以成败论英雄,这个争论似乎是持续了几千年,那么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还是要继续的来讨论这个问题。”
“今天作为正方的黄队,他们的立场是'以成败论英雄是可取的'。而反方的红队,他们的立场是以'成败论英雄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