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四个质问,让全场的观众听得是目瞪口呆,直到蒋舸坐下来,才回过神来,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很显然,他们全都被震撼到了。
如果说来马队的一辩将前提确立,企图达成辩论的前提“人性非本恶”,排除对方可能提出的“人性本恶,非金钱的恶”这一共识性,被蒋舸一开始就反驳了的话。
接下来的对于“独有属性连接”的讨论,也就是工具性、引发目的的特质均为金钱独有属性,也被蒋舸的“四连问”给识破了。
也就是说,蒋舸如果没有防范“工具性、特有目的能够引发人的恶”,那么就等于承认金钱可导致恶。
这是正方来马队的预设陷阱。
相当高明,但却被识破了。
这第一轮的攻防战,蒋舸略占上峰。
当然了,这是谦虚的说法!
在真正意义上来说,蒋舸的一辩发言以及是奠定了很大的优势。
蒋舸可以说是对逻辑掌握能力相当好的辩手,表达能力也是上佳,仪态也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在这三个方面,蒋舸完胜对方一辩。
而且,如果说比颜值的话,嘿嘿,实在没办法,这可是蒋舸啊!
谁跟蒋舸比颜值,都等同与“自杀”。
更别提这位来马队一辩了!
他现在直接对位的是蒋舸,颜值被蒋舸完全碾压都不知道应该算是天灾呢,还是算人祸呢?
不过,除了颜值的比拼结果一目了然以外,其余的比较结果都是懂得辩论的人,且是辩论资深参与者与爱好者才能看得出来的东西。
而大部分的观众只能在弹幕上感慨“牛哔”、“爽”、“厉害”这些话,至于到底是哪里厉害?
抱歉!
搞不懂!
这正是辩论的魅力所在。
观众们在看不懂的情况下,依旧高呼“666”。
话虽如此,这弹幕上依旧还是有人就蒋舸的这第一轮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的。
“蒋舸的这番话,开篇就明确了一个概念,那就是“金钱仅仅是主动易媒介”,并无其他的可能性。这点从根子上就反驳了正方的观点。”
“这四个问题的提出,无疑是加重对方论证义务,抓住“万恶”是“一切恶”的概念,要求对方论证“全部的恶均来自金钱”,让他们无暇顾及其他的论证,时间都耗费在了解释上!妙啊,妙啊!”
“不仅如此,甚至于还另开自己的优势战场,不纠结对方的预设战场,延续上文中“恶”的概念,逼近“万恶是一切恶”的论证义务。
钱出现之前的恶来自何处?
恶的关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