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六章 一个小号的逆袭(上)

“桀桀桀!”

“嘿嘿嘿!”

听到这里,《华国诗词大会》现场的很多观众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朱铨的这番“戏说”果真的相当有趣。

神特么的“高考成绩”,神特么的“四百分”、神特么的“判卷老师”,还有什么蓝翔技校的梗,火车票的乱入,无一不戳中了观众们的笑点。

在点评嘉宾席上坐着的康真与蒙漫根本没有想到朱铨会这样子形容杜甫。

本来,他们认为朱铨之前介绍李白的时候就已经是巅峰了,形式也是够新颖了。

但现在看来,还是有些低估了朱铨啊!

有了之前的《如果没有李白》的惊艳,康真与蒙漫两人对视一眼,更加期待《一个小号的逆袭》的后续了。

连康真与蒙漫这两位学术大佬都这般期待,更不要说这群普通的观众们了。

“牛哔啊!先是介绍李白,现在又介绍杜甫。”

“《如果没有李白》,简直就是一个经典的文章,现在这个《一个小号的逆袭》,是不是也会如此?”

“期待,期待啊!”

“朱铨小哥哥,你不玩段子的时候,真特么的帅!”

“哈哈哈,玩段子的时候,更帅!!!”

“快说,快说,我已经拿好笔记本了,我觉得着里面肯定有好多高考可用的东西。”

“朱铨实在是太搞笑了,虽然这是艺术的加工,但是朱铨说的确实是实情啊!在公元735年的时候,杜甫确实科考不第。”

“握草,杜甫不是诗圣么?怎么会如此之惨呐!这个我还真的不知道呢!”

“朱铨这是戏说,但不是胡说,在《华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容不得半点与史实不符的。”

说话间,朱铨感慨道:“这一年,和落魄的杜甫相比,许多同时代的诗人都已经扬名立万,在诗坛翻江捣海,散发着猛气。

当时,大名鼎鼎的猛人张九龄正在当宰相,并酝酿着他的新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他的公号每次更新,一群人都“赞!”“顶!”“中书令大人好棒,么么哒”。”

朱铨的话音还未落,现场的观众已经是轰然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