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五十八年,时年五岁的徐穆秋,突染重疾,平北侯府徐氏一门,寻遍名医、用尽宝药为其续命,医者皆言,至多还可活月余!
侯府老封君张氏听后,更是急得直跳脚,指着一旁侍立的一众媳妇与大小丫头,骂道:“一帮不争气的东西,这么多人就看不住我的乖孙儿?”
徐穆秋的母亲金氏,边抹着泪边附和道:“旁人笑我是老蚌生珠,可我不在意。能得秋哥儿,天老爷待我不薄。因此宽以待人,处处为善,何曾想……?要是我儿有个三长两短,我也算活不成了!”
也不怪平北侯府老封君与当家太太,紧张至极、大发雷霆。
这与现下平北侯府两脉,三代男丁,仅有徐穆秋一人,有着极大关系。
说来也巧,就在徐穆秋已显弥留之相,快油尽灯枯之际,老太太张氏身边的大丫头如意,匆匆跑进内堂。
“老太太、太太,门外有一个邋遢道人,说是有救少爷的法子,要不要叫他进来回话?”
“邋遢道士?是不是江湖骗子?那么多名医都毫无办法,他拿什么救我的秋儿?”金氏狠狠的盯着如意问道,那样子好像要如意给她个说法。
这时老太太张氏睁开微闭的双眼,对媳妇金氏讲道:“死马当成活马医,只要有一线生机,我就一定让他试;若是江湖骗术,就让他为我们秋哥儿陪葬!”
金氏听言,忙让如意去请!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紫陌纵荣争及睡,朱门虽贵不如贫。”
声音似远还近,屋内张氏、金氏心头大振,急忙收敛心神,齐齐向门口张望。
只见门口进来一人,那人白发银须,身材伟岸、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身着一袭破旧道袍,初见邋里邋遢,再细细观之,却自有一身风骨,周身似有清风拂绕,不可等闲视之!
这邋遢道人,双袖一摆,微作一揖,朗声道:“方外之人,道人玄玄子,不请自来,叨扰之处,万望海涵!”
邋遢道人也不废话,径直走向徐穆秋养病的房间,也无需丫鬟领路,仿佛来过千万遍。众人心下暗惊,相视无言!
道人来到屋内,一面镜子从其怀中飞出,无风自响,镜身冒出湛蓝宝光,屋内蓝光大放。光芒照在静躺在床的徐穆秋身上,徐穆秋顿时脸色大好,似乎顽疾尽去!
道人见状大喜,道:“何该是这样,山中有奇遇,宝镜遇真主。”
这边张氏、金氏还未来得及道谢,就见这道人,一把捞起床上小小的徐穆秋,一步十丈,向门外飘去,转眼便消失不见。
屋内空余一声回响:“贵府公子,命格奇特,又有至宝相随,可谓贵不可言!吾为其消灾解难,当有师徒之缘,十年后可来武当山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