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病愈巧得婢中婢

他刚到黛玉闺房门口,想叫她出来一聚,却听见屋内黛玉吟道。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徐穆秋毕竟在国子监,大小也是个魁首,听得此诗,便在门口应道:“好诗,妹妹果如海棠般高洁,只是不知是在思谁?”突然想起红楼中黛玉的结局,又神色莫名的补了一句:“只是妹妹年纪尚幼,这缕相思,可莫要所托非人呐。”

林黛玉原本正坐床前,想着那个多日不曾来看望自己的坏人,想着想着,便想诗以咏思,想这会儿屋中没人,就没了顾忌,开口吟起了新作的诗篇。

只是未曾想到这屋外有人,竟把自己的诗听了去,霎时间羞怒不已。后一细听,却是徐穆秋这怪人的声音,心下稍安。

刚想着要回应于他,突然回味出他话中的意思,哪里来的“所托非人”,他这是何意?他难道不知所托者谁?若他不知,何必如此挑拨于我?许久不来,一来就说出如此伤人之话,这般无情无义,亏自己还如此思念于他!

少女的心思当真是千回百转,更何况是林黛玉这般的玲珑心,徐穆秋的无心之言,转瞬间便被她理解出了千百个意思。

“我当是谁?原来是小侯爷屈尊降贵的来到我这寒舍。所托非人,也比无人可托好的多。反正这人也不是你,何苦如此费心。”

徐穆秋心中本是存着无限的欢喜来见黛玉,刚才在她闺房门外听见这诗,他的喜悦更是难以言表。只是他还不敢确定黛玉心意,又想到红楼中宝玉与黛玉的纠缠。

忍不住开口酸了一句,当真是无心之言,只是无心换有心,黛玉却听进了心里,所以才说出那般伤人的话。

而徐穆秋听到这话,竟也如黛玉一般,听成了她的真心之言。这也怪他没有什么经验,丝毫听不出黛玉话中带着小女儿家的娇嗔。

两人隔窗对视,似都想看清窗里、窗外之人的面容,只是相顾无言。良久,徐穆秋转身离去,黛玉看着他的背影,默然落泪。

两人此次相见,竟闹了个不欢而散。

徐穆秋满是疲态的,在贾府中闲逛,此时他的心中怎一个愁字了得。人最怕的就是不知错在哪,徐穆秋也是这样,所以他连改正的机会都抓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