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知前情思向南去

晴雯低着头默默地跟在徐穆秋的身后,直到两人快抵达平北侯府正门时,她才轻轻拉住徐穆秋的衣袖,开口说道。

“我本是农家女,家里虽清贫,但也算过得去。哪曾想去岁夏初,家乡突遭大水,乡中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只能跟着爹娘、乡党一路逃荒,来这京城里投奔远亲。”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谁知刚到京城,找到我那表哥多浑虫,爹娘却染了疾。因没有银钱医治,我便到那人市,把自己卖予了赖家,得那银钱,为爹娘治疾。可惜爹娘终是没有熬住,双双去了。”

“今日公子把我要来做这丫头,我心知是公子良善,可怜于我。晴儿虽非世仆,但也心灵手巧,想来并不弱于公子身边之人。”

说完,便紧紧盯着徐穆秋,好像在观察他的神情。

徐穆秋听了她这一番话,心中哑然,晴雯这话他也是费了好大的功夫才听明白。

晴雯话中之意应是:我本是良人,迫于无奈卖身为婢,但用不着人可怜。虽然我是第一回当丫头,但不弱于其他人,想来会对公子很有用处。

徐穆秋心中暗想,原来人这天性真的是与生俱来。红楼中的晴雯就是一个骄傲之人,照比贾府中其他的丫鬟,她更像是一个小姐。她的骄傲,从来不是什么恃宠而骄,若非是天性如此,怎会有这般味道?

想罢,他开口说道:“好啦,我已知晓你的厉害,以后你就叫晴雯吧,许你跟在我身边伺候。”

徐穆秋说完,伸手揉了揉晴雯的头发。此时的他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眼中满是宠溺,像是在安抚一只炸了毛的猫儿。

晴雯僵直的楞在原地,可能是没想到,徐穆秋会突然揉搓她的脑袋。

徐穆秋收回手来,转身向府内走去。

良久,晴雯才回过神来,从爹娘病亡后,她从未再有,像此刻这样的安心。望着徐穆秋的背影,她从心里涌出一股底气。

只见晴雯提起裙摆,朝着远去背影跑去,那可她是今后的依靠。徐穆秋无缘得见,晴雯脸上那发自肺腑、动人心魄的笑。

徐穆秋向张氏所在的寿清堂走去,想要和祖母、母亲报备晴雯之事,等安排好身份、月例,再领晴雯回自家小院。

刚走到堂口,徐穆秋挥退了想要前去通报的大丫头如意,并留晴雯在院内等候,独自往堂内走去。

等走进堂内,徐穆秋发现堂前空无一人。平日里,往来穿梭的丫头、嬷嬷们不知去了何处?只听空荡的寿清堂内只有祖母张氏和母亲金氏地切切私语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