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枫镇枫树多,也造就了几样依托枫树的产业,比如说枫树蜜、枫树特色花纹的棉布、纸张和年画等等,而最先做这几项产业的,如今大都成了富户。
其中有个叫朱浩的大财主,早年开了造纸坊,原本生意平平无奇,后来看透了读书人们追逐风雅的做派,率先出了一整套红枫信笺、签子并各色练字书写用纸,果然一炮而红,三五年内便一跃成为红枫镇数一数二的有钱人。
人有钱了之后,花样自然也多。朱浩在城外包了一大片地,取了其中地势最高的一处修建了一座大庄园。
那庄园下头不远处有一条小河,河两岸满载桃杏,春日赏花,唯美缠绵;秋日又可遍赏绵延丘陵上的万亩红枫,红叶如血,当真美不胜收。
而到了夏日,这里又因为多树有水而远比城中更为清凉舒爽,于是朱浩总爱带家人前来避暑度夏,今年也不例外。
朱浩有钱却抠,很有点奸商的特质,最爱从手底下一个人身上榨出三个人的活儿来,所以下人数目并不多。
吃过午饭后,主子们都去午睡去了,庄园内一片寂静,唯有几个昏昏欲睡的下人强打精神值守。
“可累煞人了,”一个小厮擦着汗,望着天上的大日头抱怨道,“这么热的天儿,也不说叫咱们轮流歇一歇。”
另一人笑道:“快别做你娘的春秋大梦了,这朱扒皮是恨不得干柴里榨出油来的主儿,你还敢指望他体谅?”
外人总羡慕朱家的下人月钱丰厚,几乎赶得上别家一倍半的,可天晓得他们是拿着一个半人的钱,干着三个人的营生!
最初说话那小厮撇了撇嘴,“等再攒两年钱,我就辞了不做了,自己出去赁个铺面,好歹做些小买卖,总比给人家当奴才累死累活的强。”
同伴比他年长几岁,听了这话却只是取笑道:“你说得倒轻巧,真以为生意是那么好做的么?不然怎么旁人不走。再不然,怎么年年那么多做买卖的,可最后真发家的却只有几个?我劝你呀,且安分些,别想那些有的没的。”
年轻的小厮撇了撇嘴,显然并不服气。
同伴摇头干笑,也不再劝阻。
看花容易绣花难,年轻人总觉得天大地大,自己什么都能干成似的。左不过是还没真尝过磋磨滋味罢了!
但凡能自己舒舒服服挣口饭吃,谁又愿意来给人家当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