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引关张带领数十骑军士来到,陶谦急忙请入卧室相见。
刘备见陶谦病笃,上前问安。
陶谦执其手说:“老夫病已危笃,朝夕难保。今请玄德公来,万望以汉家城池为重,为一方百姓着想,受取徐州牌印,老夫死方瞑目。”
刘备说:“府君有两个儿子,为什么不传授给其中一子呢?”
陶谦说:“长子商,次子应,其才能都不堪此任。还望明公时常教诲,使其上进,且不要让他们管理州中事务,以免误事。”
刘备又说:“凭刘备一人,岂能担此重任?”
陶谦说:“北海人孙乾,字公祐,可以找来辅佐。”然后有气无力地对糜竺、陈登说:“玄德乃当世人杰,二人一定要像对待我一样善待玄德,共同治理好徐州。”
刘备还要推脱,再看陶谦,已经手指心口而亡,享年六十三岁。
死讯传出,家属痛哭,众军举哀。
篆吏捧出牌印递交刘备,刘备仍不接受。
次日,徐州百姓闻知陶谦去世,又多传刘备仁厚,聚集府前哭拜陶谦,请求刘备接受徐州牌印。
张飞说:“兄长若再推辞,不就显现是个伪君子了吗?”
刘备显得无奈,只得接受了徐州牌印,以糜竺为辅,陈登为幕官,孙乾为从事,叫关羽、张飞召领小沛军马入城,出榜安民。
然后一面派人持陶谦遗表送往京师,申奏朝廷;一面与各级官吏、大小军士、死者家属尽皆挂孝,设祭吊唁。
下葬这天,尽皆挂孝,府前街道两边,百姓拥挤哭泣。
正要起灵,忽见一人捧卷来到灵柩前,哭拜毕,展卷泣读:“猗欤使君,君侯将军。膺秉懿德,允武允文。体足刚直,守以温仁。令舒及卢,遗爱于民。牧幽暨徐,甘棠是均。憬憬夷、貊,赖侯以清。蠢蠢妖寇,匪侯不宁。唯帝念绩,爵命已章。既牧且侯,启土溧阳。遂升上将,受号安东。将平世难,社稷是崇。降年不永,奄忽殂薨。丧覆失恃,民知困穷。曾不旬日,五郡溃崩。哀我人斯,将谁仰凭?追思靡及,仰叫皇穹。呜呼哀哉!”
读罢再祭,将悼文交给陶谦长子,转身而去。
刘备率众送陶谦灵柩至黄河岸边宽广平坦处墓地安葬。
送葬回来,刘备索悼文细读,虽疏文才,但能揣摩大意,见那隶书工整,词语忧伤华美,询问糜竺方知,此人名叫张昭。
张昭字子布,徐州彭城人,年少时便好学,擅长隶书,随白侯子安学习《左氏春秋》,与琅琊人赵昱、东海人王朗一道闻名又互为友好。
张昭成年后曾被举荐为孝廉,但他推辞不受,与王朗一起讨论以往君王避讳之事。
徐州才士陈琳等对他颇为称赏。
徐州刺史陶谦慕名察举他为茂才,被张昭拒绝。
陶谦认为张昭轻视他,因此将张昭监禁,后经张昭好友赵昱援救才被释放。
即使这样,在陶谦病逝后,张昭还是写了《徐州刺史陶谦哀辞》这篇悼文,祭奠陶谦。
刘备极为欣赏张昭的才华与气度,待安顿了陶谦后事,便去拜访张昭。
邻人皆说,张昭祭奠陶公回来,对众人说,陶公已去,徐州失去仰仗,当无宁日,便携家随人逃难去了。
刘备与其失之交臂,惋惜不已。正是:顺心唾手得徐州,求贤不遇失人才。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