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潘志下面记录的李敏的会诊意见,四页多纸,让他又想起会诊时李敏讲到自己走神了。如今细看这份会诊意见,令他骇然的同时,也吃惊李敏基础理论掌握的广度和深度。
看吧,一个咳血的症状,李敏就给出了这样的分析。
首先是咳血的定义。咽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 经口腔咳出称为咳血。
其次,咳血量:小量﹤100l;中量100~500l,大量>500l,24小时。
原因:杨大夫略数了数居然有十几种。每一种还有相应的病理分析。若不是知道患者是会诊的头天晚上收进来的,他都要怀疑李敏提前做了预习。
自己开小差就是因为李敏把不相干的外伤性咳血也列上了。
归纳起来就是几个咳血机制:1外伤2异物3各种急慢性炎症(包含结核)侵及血管壁4细菌毒素使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5肿瘤:坏死和溃疡侵犯血管6肺动脉高压
病因,人李敏直接引用教科书的数据,还特别声明是二版教材,我国临床上的咳血肺结核占了92以上。然后是潘志写了小半夜纸的结核引起咳血的原因。
杨大夫觉得自己要回家去找罗英的二版内科学教材看看了。
其次是支气管扩张,干湿性咳血,还强调干性是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杨大夫又记下一个干性咳血的数据300~500l为主。
鉴别诊断:涉及了咳血与呕血,提及肺结核 支气管扩张 肺炎 肺脓肿 肺癌 心脏病与消化道呕血,甚至胆道出血的鉴别。五六七八条。
杨大夫涌起把这些个抄下来的打算。
最后,就是关于这个病历的意见,石棉肺的晚期,会出现肺功能障碍和肺心病的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有胸膜斑 甚至胸腔积液。
呼吸困难 咳血,纵膈淋巴结肿大,她考虑肺淋巴管癌。(居然能想到这个?多罕见啊!)
杨大夫继续往下看,看到潘志记录的肺淋巴管癌的原发部位是胆囊。他就往前翻病程记录,没看到查体有胆囊区的疼痛,也没有厌食 恶心 呕吐 体重减轻的病史。
但病床上这个正在抢救的濒死患者,那张脸和没什么肉的身体,令他直觉这就是癌症晚期恶异质的表现。
那么胸膜间皮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