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卷?这倒是与寻常见到的黄卷很不同?之前发的黄卷竟是这样?”刘启挑了挑眉,也有些惊讶。同时,因为这道菜是陈嫣亲手做的,所以很给面子的,立刻品尝了起来。和刘彻一样,他也觉得滋味不错。
陈嫣使用此时的筷子,也就是‘箸’,夹起豆芽放入盛饭的耳杯中,然后换成漆勺吃饭。呃,不是她多此一举,而是此时的饮食礼仪就是这样。‘箸’并不是用来吃饭的,而是用来将肉夹到碗里的。
差不多的礼仪还可以在现代高丽见到,因为传到高丽之后没有改变,而华夏则是随着时代变迁有了不小的变化。
陈嫣只能解释了一下发豆芽的诀窍——她将泡水的豆子放进不见光的箱子里,而且豆芽上方覆盖了重物。所以发出来的豆芽白白胖胖,笔直一根,吃起来也是脆生生的。但此时的一般豆芽,往往发红发硬,瘦弱细长,看起来完全是两种东西了。
天子也不问陈嫣从哪里知道的这些,只是笑着点点头:“这个很好,冬日里可食的蔬果少…可以让民间百姓多一样可食之物。”
刘启和刘彻又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天底下最尊贵的一对父子就是他们,为什么会对一盘凉拌豆芽这样好评?只能说是时代不同了!
西汉时,人们刚刚从春秋战国采摘野菜为主,转化为栽培蔬菜为主,实际上可吃的蔬菜是很少的。特别是在万物凋零的冬日,桌上能见到的绿意大概就是‘葵’菜了。
葵菜绝对是自周代到西汉的蔬菜之王,就是汉乐府里‘采葵持做羹’的那个葵菜!味道好,一年四季都有的吃…但人不可能只吃一道蔬菜啊!
皇家倒是特权阶层,不至于那么惨,但在这个时代,实在是好不到哪里去——有时候真的很难说一个古代帝王和一个普通的现代人,谁的物质生活更加好一些。
此前的黄卷并不怎么好吃,但现在经过陈嫣改良的黄卷就有了冬日推广的价值。
不只是味道好,成本也很低啊!用豆子发出来就可以了。此时的豆子也就是‘菽’,算是一种档次比较低的主食,地位只比小麦高一点,连高粱米都比不上,更多时候是牲畜口料……很有推广价值。
第24章 黍离(3)
‘咯吱咯吱’,新鲜凉拌的都要鲜嫩爽口,一旦吃起来就停不下来了。天子身边伺候的宦官朱孟心中暗暗称奇——天子胃口不振不是一日两日了,今日却是罕见的好胃口!再偷偷瞧了一眼陈嫣,心道嫣翁主果然得宠。
若是陈嫣知道朱孟所想,恐怕要谦虚摆手了。
天子大舅这样赏脸,其中自然有给她面子的原因在。说实在的,这道菜若不是她所献,可能根本上不了天子的食案!天子入口的食物,这是随随便便就能决定的小事吗?
但是,天子的滤镜也没有那么厚!如果这道菜不合口味,或许会看在陈嫣的面子上动几下,算是在宫人面前给陈嫣撑场面。但真要说是连连动筷,甚至将食案上的那一份儿都吃完,那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