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类似造纸这样的事就不一样了!
就像陈嫣曾经考虑过的磨面粉一样,影响都太过深远了!不是不能做,而是做了之后的后续反响会让人头皮发麻!
磨面粉极有可能改变现有的种植结构,在这个绝大多数人口为农业人口的时代,这无异于开天辟地的大事!造纸也是一样,明眼人都能看出这对文化领域的冲击!
陈嫣敢保证,从长远来看这都是功在千秋的大好事!但问题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出现绝不可能一帆风顺,即使这确实是个好东西——人类的历史已经反复说明了这个道理了。
而偏偏这样大的事,轻易不允许一点点问题!否则连锁反应之下就是一个火药桶!
陈嫣作为事情的始作俑者,会遭遇什么样的事情,她不敢去考量!
不是说因为顾虑就不去做事了,只是要找到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机会!
思危、思安、思变,三思而后行,这是她逐渐学会的事情——说到底,她就是一个普通人而已,没办法拥有布鲁诺支持‘日心说’甚至愿意牺牲生命的热情与勇气。她想做些什么,但那是她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
陈嫣的预习工作做得极好,具体表现就是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无论什么问题都能对答如流,抽背什么的就更不在话下了!相比起她这个附读的,刘彻的几个伴读更像是来混日子的(虽然他们本来就是来混日子的)。
等到下课之后,陈嫣也不着急走,很自觉地等刘彻请教完问题了才接着上前请教。而等到老师走了,她也不急着收拾东西离开画堂,而是打算将复习回顾的工作做完了再走。
她最近发现这样做效率会比较高,效果也更好。
刘彻将他的用功看在眼里,摇头道:“阿嫣要是个男子就好了!”
“?”陈嫣给了他一个疑惑的眼神。
“阿嫣要是个男子,日后定是国之肱骨!”刘彻早就为这个可惜来着,现在是越加扼腕了。多好的人才啊,却只能干看着。
这个时候刘彻就不免有些抱怨自己那位亲姑姑了,生孩子的时候怎么能这么‘偏心’呢!脑子都去了一个人身上了!不说陈须、陈蟜两个,他们要是有阿嫣一半的头脑,未来的用处也很大了!(刘彻反正是不忌讳使用外戚的,从他日后用人就看出来了,大量使用外戚,并且用的很好!对于他来说,外戚绝对是一个人才的很好补充)。
好叭,就算陈须、陈蟜两个生的时候忘记给脑子了,那陈娇呢!都是女儿,要不要差别这么大!如果陈娇脑子好一点,刘彻觉得自己的未来也会光明很多啊——对于不娶陈娇这件事他已经放弃了,但每次想到这件事他还是觉得有点丧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