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页

汉贵女 三春景 1413 字 2022-10-19

后面有意买柿园的,只要条件开的比‘世交’好,或者条件没有‘世交’好,但只要态度端正,他也愿意给别人!不为别的,就为了不如那人的意!

赵申却不知道还有这段‘恩怨情仇’在,他这个人跟在第五管事和陈嫣身边久了,多多少少都染上了相似的脾气——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以及吃软不吃硬!

这位柿园主人师公是如此地热情,如此地好说话,他反而也推让起来。倒不是说就拿着陈嫣的钱做人情了,而是在一个不错的范围内,和师公都是有商有量的来。再者说了,按照他所想,日后还要派人在此处照料这柿园来着,和师公这样的本地豪强提前打好关系,这也算是一种投资了。

两边都这样和气,都有心相让,生意便好做了。待看过柿园,赵申就赞道:“好柿园!这柿树都照料的极好!别处再没见过!”

这话倒不假,如今柿园本来就不多见。

好听话谁不喜欢?来买柿园的第一个就会挑剔师家这柿园,以此压价。可是这话主人听了能喜欢?就算师家都觉得这柿园并不怎么赚钱,但说到底这也是他家花了心思经营的!

自家心思被人贬的一文不值,能高兴就奇怪了!

赵申这样说,师公还要谦虚几句,末了道:“这柿园原来有几位技艺极精的园师,专于打理柿树!赵管事若是真有心接手者柿园,这几位园师一并送予你家主人!”

花匠、园艺师这种职业其实是自古有之的,只不过叫法不同而已。这些人靠手艺吃饭,一般的老板也颇为尊敬。

不过有一种园艺师不太一样,那就是主人家自己培养的。从奴隶中选取聪明的,专门照顾自家庄园的苗木。这样的培养出来的好处是速度快,也不需要太厉害的老师,等于是实践之中磨练出来。

坏处也有,那就是这些人的经验很有限制,往往离开了原本的庄园、离开了熟悉习性的花木,就不行了。

这样的园师,对于再也不打算经营柿园的师家来说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但能够主动提出来相送,这也算是一份不大不小的人情!

赵申听了立刻领情,推让了几次才道:“师公实在是…”

这就是接受了。

看过柿园,两方就回师宅拟定契约。

赵申于此也是学习过的,再三确认契约没有问题,便认可了下来。接下来的,只要送到官府过户,这就算是有了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