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还是窦太后出面,道:“阿嫣那孩子受了些风寒,眼下不好和你见面——不须担忧,太医也说了,风寒并不重。”
风寒是一个很微妙的病,一方面它可以是一个小病,几天功夫不用吃药,凭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就能好。另一方面,在这个缺少医药的时代,每年死人最多的疾病大概就是它了!
这倒不是它的致死率有这么高,只是他的发病率实在是太高了。别的病,人一辈子也遇不到一次,但人在一年之中感冒发烧一两次,这很奇怪吗?
窦太后的说法,佷容易让人理解成那种很轻、很好控制的风寒。现在不让刘启和她见面,首先是养病需要休息,另外也是防着刘启被传染。实际上,陈嫣都风寒了,也没有人将她从温室殿挪出去,这本身就是天大的优待了!
天大地大,皇帝最大!现在的天子又处在特殊情况中,这时候有一点点威胁到天子的因素,也是要提前消灭掉的!
但没人敢这个时候冒着外头的冷雨将陈嫣移出去,当长公主是死人吗?太后恐怕也不会赞同。更重要的是,天子清醒过来了。要是知道底下人做出这样的事,死一百个也不够!
这也是皇后没有下令的原因之一了,这样的确是在为天子好,但当事人都不会感谢,只会平白得罪人而已。聪明如王皇后,自然也不会下这种命令。
刘启沉默了半晌,点点头:“多让侍医去看——”
忽然又道:“不成,朕要亲眼去看看!”
这一下可惊住其他人了,窦太后皱着眉头按住了儿子的肩:“你这孩子又犟起来了——阿嫣那里能出什么事儿?就算出了事,你又有什么办法?”
刘嫖也担心因为陈嫣加重了刘启的病情,立刻劝道:“大弟别这样!若是阿嫣知道你如此,心下不安,病更不能好了。”
母亲和姐姐的劝说等于是点在了要害上,重点不是拦住刘启,不让他去,而是让他明白,如果他去了会有什么后果。这比单纯地拦着他,效果要好得多。
显然其他人都认为自己劝住了刘启,又说了几句话,等刘启表现出了一丝疲惫,一个个也就离开了,只是叮嘱宫人要好生照看天子。
等到人一走,大家都以为闭目养神的天子已经睡着了,于是行动都轻手轻脚起来。却没有想到,天子忽然睁开了眼睛:“来人!”
“陛下!”虽然有些惊讶,但下面的宫人反应是很快的,立刻就躬身上前。
刘启直接命令道:“扶朕去偏殿!”
“陛下?”所有人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