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两个可以买奴隶,可陈嫣需要的是一个两个吗?她的事业计划的太大了,她不得不为以后考虑…总之,一直购买是难以承受的。
更进一步说,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她其实并不愿意进行奴隶买卖…比如之前她从少府买入了一些船工,回去之后她就利用现有的船工培养新的船工。船工在这个时代确实是高技术人才,而且比较冷僻,需要买奴隶也是没办法了。
最重要的是,这种有技艺的奴隶,一时买卖倒能供应,可长长久久的也是行不通的——这个国家的工匠本就是有数的,身为奴隶的只是一部分,真当是多啦a梦口袋,怎么掏也掏不空的吗?
陈嫣已经算是人才培养做的比较好的了,特别是泰和系,从最初第一家泰和当铺开始就确立了严密的学徒制。后来发展各项事业,也少不了内部培养人才的机制。但,这些规模都还不够!
其他内部培养人才的机制其实更像是干部提高班,选拔优秀的员工进行特训,完成特训的就可以升职,这显然只弥补了高级人才的不足,而缺口最大的一块,其实是于事无补的。
在这一点上,唯独泰和系的情况好一点,他们的学徒培养制度陈嫣是参考了历史上的晋商。但这也就是和集团内其他相比,在这个事业高速扩张期,泰和系依旧是缺人!
为什么王温舒这么着急回来打招呼,还得是亲自,就是为了抢人!
但陈嫣可不能因为他回来的早就把新培养出来的学徒都分给他,不说另外一路的主管会不会闹,就是不会闹,事情也不能这么办!到时候另一路主管开辟出来的分号要怎么经营?
没有人手,难道就让一群什么都不懂的上?
陈嫣当然可以因为王温舒立功了而给予应得的奖赏,但这种应该一视同仁的资源,她是轻易不会手松的。
王温舒还打算磨一会儿,多要两个人去就好两分嘛!至于什么都还没学的新人学徒,招的再多也只能当跑腿的用!等他们当用,还远着呢!
不过一封从长安来的急报打断了王温舒的啰嗦——陈嫣看到这封急报之后露出一个不明所以的表情。
第131章 静女(2)
要说从今春起什么生意最火, 无论是临淄的丝绸,南海的珍珠,又或者昆仑的玉石,通通都比不上交通号旗下的‘柘饧’(也就是蔗糖)。这当然是一样新鲜商品,但甫一出现就成为了众人追捧的对象!
作为一种甜蜜的调味料, 和蜂蜜差不多,其价格当然不可能与珠玉之类的宝货比肩, 但正如最好的商品从来不是奢侈品而是日用品一样。对比起来, ‘柘饧’在有眼光的商人眼中实在是一种太过于优秀的商品了!
从使用上来说, 它是食品一类,消耗量大是必然的。而且作为用来吃的一种, 它的表现足够好, 只要有条件的, 谁不愿意吃点儿甜的呢?在这个甜味缺乏的时代, 任何一点儿甜都是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