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有女同车(3)
砖票这种东西很有意思, 从来历来看就很有意思了。
此时大汉正处于向上时期, 又没有后来的汉匈战争消耗元气(客观来看,汉朝对匈奴作战是一件影响深远、很有意义的事情,塑造了一个民族的内在脊梁。但就在当下而言, 无疑破坏了国内的生产,降低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这种时候, 到处都是需要砖瓦的。
不只是有钱人,一改大汉开国时的艰苦朴素,这会儿都富裕起来了, 所以要修大宅子, 越大越好。更是因为中产之家也有了积蓄,急需要改善住房环境。有钱人修一座房子的耗材确实很惊人, 可有钱人能有多少呢?只有人口众多的中产之家有了需求,生意才能变成真正的‘大生意’。
陈嫣大办砖厂,正好赶上了这一波热潮,可赚了不少!不过这并不是重点, 在这么个时代,只要有本钱, 又有点儿胆识, 运气不是太坏的话, 做生意总能赚钱的。重点是,砖厂的需求比很多其他的商品都要硬挺。
有不少生意比砖厂的收益率更高, 但需求其实没那么旺盛。比如奢侈品, 说到底也只是一小群人在玩儿。为什么抄家的时候大贵族的资产都要折价变卖?除了有人从中捞好处, 就是因为那些奢侈品其实几句实在一个小圈子里打转。突然抄了一个大贵族,东西流落出来,谁能吃得下?必然是要降价处理的。
还有一些生意,需求比砖厂还旺盛呢!比如说吃的喝的,毕竟人不吃不喝就会死,这才是真正的刚需呢!但砖瓦这类产品也和衣食住行中的‘住’联系到了一起,并不比吃吃喝喝什么差到哪里去。
不少人都想搞到砖瓦以及其他建材,市面上当然可以买——对于有钱人来说,他们并不会出现买不着的情况,最多就是加钱而已。供不应求的时候市场规则会自动调节好……
可是,绝大多数中产之家是不行的,他们都是精打细算过日子的,贵上一点儿,就超出不少预算了!这是他们不能接受的。
于是这些人只能等,等市面上出现砖瓦等建材的供应,运气好遇上了,赶紧去抢购。
为什么砖瓦等建材这么俏,商人们不赶紧投资生产,以缓解需求呢?这是个好问题,又是个笨问题——哪怕是现代社会,这种事又少见了吗?某些走俏的产品供不应求,生产商也想赚钱,尽可能地扩大产能了,但就是跟不上,有什么办法呢?
做生不如做熟,商贾们在自己原本的一亩三分地上能活得好好的,享受这个好时代带来的丰沛利润,那为什么要去做砖瓦建材的生意?那是赚钱,可这个时代赚钱的生意多了去了啊!
另外,就算真有心做这门生意,这门生意也是有门槛的!
技术、资产两者缺一不可!别以为就是烧砖烧瓦而已,现代社会许多乡村还自己烧呢!可这是两千多年前的汉代,这个时候连好一点儿的瓷器都没有!窑口原始、烧制技术尚在摸索中,掌握技术的人也很少…绝对的技术产业啊!
陈嫣因为有各种各样的关系,再加上内部鼓励带新人、学技术,所以才能有人大办砖厂,换别人的话,一般是不能的。
资产也不用说了,这也算是工业了,在这个时代当然属于比较重资产的产业。工人、基础设施建设…全都是钱。这也无形之中挤掉了一批想要投身这一行,钱却不够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