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是罗马那边了,这样的直接贸易可不是请客吃饭过家家酒,很多事情都需要仔细筹划。
那些连接东西方的中亚商人,他们走的是小宗贸易,只不过做的人多、次数多,所以显得总量颇为庞大而已。而贸易这种事就是这样,小打小闹的总是很容易,然而一旦牵扯到大宗,无论是买进还是卖出,就是另一回事了。
首先,她得确定自己到时候是‘单干’,还是找到一些合伙人。当然,这个决定并不难做出,找合伙人的事情很快列入了她的计划当中。
她就算是在天竺建立港口,进出货物都要在各大势力之间运筹帷幄。更别提在罗马了,至少现在的罗马共和国很强盛,胜过内战不断的天竺…而且罗马离华夏实在是太远了!
哪怕是在现代社会,地缘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而在公元前二世纪,这个问题只会更加明显!这样远的距离,足够陈嫣的影响力降到最低了。也就是说,这一切就算真的失控,身在中华大地的她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所以,她只能在一开始的时候把各项工作给做细,尽量避免将来的麻烦!
既然完全掌控住一切是不可能的,那么找一个靠谱的合伙人就成为她必须要考虑的事情了。嗯…如果说靠谱不靠谱的,不太好判断,找许多个能够相互牵制的合伙人也不是不可以。
只不过这样做可能会把事情变得简单,但也或许会导向更复杂的局面——说到底,还是东西方之间隔的太远了,这个距离,发生什么难以预料的事情都不奇怪!毕竟陈嫣无法及时察觉,更无法做到快速反应。
那么该在罗马找到怎样的合作伙伴?
陈嫣并没有去过罗马,对罗马的了解仅限于凯撒、屋大维这样几个名字,而很抱歉的是,现在的罗马还没有这些人。这种情况下,她是不可能将自己的合作伙伴精确到个人的。
她最多就是将合作伙伴的‘成分’考虑明白,是平民派,还是贵族派——当然,这里所说的平民派也不能说是真正的平民了,考虑到如今罗马人口的组成成分,所谓的平民派倒是更接近于‘小贵族’的概念。
毕竟这些人往往也是有产业、不愁吃喝、有奴隶的公民呢!
又或者通吃…陈嫣比较倾向这个,毕竟在她的印象中,罗马的平民派和贵族派常常轮番登场,很难说能够有一方完全占优势。而且真要说的话,平民派和贵族派也不是完全对立的,该合作的时候还是会合作。
这有点儿像后世某国的两党,表面上看起来是对立的,但本质上并无太大差别。
合伙人的事情其实还不是最紧要的,毕竟这个问题非得和罗马有了联系,逐渐有了选择余地才要做,急匆匆地做决定,什么好结果都不会有。相比之下,渠道等问题倒是更值得考虑。
小打小闹的时候当然不需要渠道什么的,反正东方的商品受欢迎,供不应求,就算是放在广场上叫卖也不愁销售。可是成船队地贩运货物,就不得不考虑许多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