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生活在这里,中央庭院就类似后世小区里的花园区、晨练区。
是后来,陈嫣要来亚历山大里亚,北边买下了一小片地,然后修了新的房子,此时中央庭院才被划进了宅邸北边,成为陈嫣的私人区域——当然,这也仅限于陈嫣生活在这里的时候。当她没生活在亚历山大里亚的时候,这里又会重新对家眷开放。
陈嫣并不觉得自己一定需要一个大花园为自己独享,干脆就把这里还了回去,同时还将神龛改造成了大会议室——其实这个神龛也就是一个摆设,雇员又不信这边的神明,修宅邸的时候建了这个,更多是为了追求本地风情。本地上层社会既然有,那咱们也弄一个呗。
白色的建筑,圆形的柱子,还有特色的屋顶,完全开放式的空间…典型的希腊式建筑,和陈嫣曾经在书上看到的希腊神殿非常像,最多就是小了一号。
陈嫣走进来的时候,本来正在交谈的众人立刻停了下来,纷纷向陈嫣行礼。
朝四周点头致意着,陈嫣走到了最上首的位置,站在了椅子前。朝众人摊摊手:“不必多礼了,大家坐下说话——再过几日我就要往罗马城去了,有些事此时必须商议清楚!”
“此次与罗马贵族的商谈,基本上会决定未来数年对罗马贸易的格局!任何一处细节,影响都会很大,不能轻忽…总之大家畅所欲言,不要觉得有些话不该说。大家也知晓的,集团从不因言获罪。”
陈嫣已经公开地将自己的产业称之为‘集团’了,大家也接受良好。这和华夏语言的可理解性有关,如果是英文,新造一个词,又是没有词根的生造,就完全没法理解了。但是汉语不同,构成词的最小单位是字,字就不存在生造。这样一来,理解上就容易很多了。
陈嫣说自己的产业是一个集团,大家觉得很容易理解,那就这样呗,甚至没有人询问过‘集团’二字何解。
集团内的各种讨论都是鼓励发言、鼓励新思路的,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如此,而是自集团一开始就如此。发展到现在,这已经成为集团的一种习惯,一种基因了。有了这样的基因,其实也不需要陈嫣怎么强调。
果然,陈嫣话音刚落,与会人员就开始发言…大家都有各自的利益取向,最开始的时候就是要明确说出来。至于针对这些不同的利益取向如何协调,这是利益取向表达完了之后才要做的事情。
第372章 凯风(3)
关于对罗马贸易谈判的会议, 开了有两天, 中间更是经历了数次休会。没办法, 大家的发言太热烈了——这次谈判可是会影响到未来数年,甚至十数年对罗马贸易的!考虑到罗马在这一地区的强势,埃及,甚至中亚地区都不免受到极大影响。
这种情况下, 正如陈嫣所说的, 哪怕是一个谈判的小小细节,也意味着极大的利益或者极大的损失, 这是不能不重视的。
好在这次的会议需要解决的是地中海区域的利益协调, 而不是更复杂的国内情况(倒不是说地中海地区就比国内简单, 而是对于陈嫣的立场来说,地中海区域要简单不少。在这里, 陈嫣能够以旁观者的立场处理绝大多数问题,但在面对国内的问题的时候,是无法如此的)。
这样,在两天之后, 大家还是理出了一个大概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