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皇帝陛下在向她寻求帮助。财政上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了!刚刚朝廷才下发了命令,要收算缗,之前计划的东西到底是付诸实施了。而且除了算缗还要收取告缗但这又怎样呢,这些东西只能解一时之急,这就像是后世某些小国,某年靠卖国有资源大赚了一笔,但可一不可二啊!
算缗是收财产税,告缗则是为了防止财产税偷税漏税而产生的——其他人可以举报那边少交、不交算缗的人,举报的奖励非常丰厚凡是没有交足算缗的人,被其他人揭发举报出来,就会罚没资产。
这不仅仅是让一些人没法偷税漏税,也让收上来的钱变得多了许多!
毕竟一开始收取算缗的时候,很多人都以为这是雷声大、雨点小。过去不是没有收过各种苛捐杂税,底层老百姓不仅仅要足额缴纳,还有可能会被借机勒索。但是轮到富人、贵族这些人,那就是另一种做派了!
大家有的是办法隐匿资产,或者干脆面子工程都不做这是在地方土皇帝坐久了,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然而事情到这里,也就到此为止了,这种程度的搜刮商人,就算商人有钱,能挣钱,也不能无限次来。一方面是商人没有农民那么脆弱,一次搜刮不至于破产,但一直薅羊毛也是会死的。另一方面,也得考虑朝廷的名声。
这样厉害的搜刮,一朝天子要是用几次,大家该怎么想?
或许商人并不足为虑,但单单只是说出去也不好听啊!
这次大赚了一笔,暂时缓解了财政上的压力。但是只要北方还在对匈奴用兵,那就是个吞钱的无底洞!钱数再大,放到国家层面也就不算什么了。更别提刘彻现如今远不止对北方匈奴用兵一个花钱的地方。
大的工程就不说了,秦汉相连,传统上的很多东西都相似,其实都喜欢搞大工程或许这也是承接上古遗风先人的气魄。这笔钱是无法避免的,而且除了宫室,这些大工程基本上也是有着有着不小意义的,或是运输灌溉,或是抵御外敌,或是养马不一而足。
关键是刘彻还在向南方用兵汉武帝一生武功赫赫,对匈奴战争很有名气。但实际上呢,国家的东南西北他怼了个遍!
对南方用兵的规模可比对北方匈奴用兵的规模小得多,但花钱一样如流水!就像为了适应北方作战,所以要大搞骑兵,大手笔养马和培训骑士一样。南方也有各种问题,比如说水战,比如说南方的瘴气和各种中原地区人不适应的疾病
为了水战一样,刘彻就令人修筑昆明池,然后造大船演练对战。虽说昆明湖也是有很大实际意义的,可以蓄水灌溉,周围很多田地都受益,但不可否认这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呢!
这还只是其中一项而已
钱总是不够花的,所以很多事情就得商量一下今后花钱的地方只会多不会少,而来钱的手段就只有那些,是要好好计较一下。
所以张汤和郑当时在这里,这两人一个是刘彻最倚重的左右手,不是丞相,胜似丞相。另一个则是大农令,主管的就是这件事,不找他找谁?
至于说卫青和霍去病为何在这里,就在于两人是对匈奴作战的将军。虽说对匈奴作战的将军其实不止他们两个,但两人一个为‘大将军’是对匈奴的核心人物,另一个风头正盛,是当之无愧的‘帝国双星’!再者说了,他们还是实打实的外戚,是刘彻很信任的人询问关于军队费用的计划,找他们再合适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