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个奇人了。
“霍兄也来买书啊…”
此处是一书坊。过去大家普遍用竹简作书的时候并不见卖书的书坊,书是真正的奢侈品, 想要只能去抄!即使是一些已经老掉牙的先人书籍, 有人抄录了出来卖,也有的是人买。
这种买卖行为是极少的,本身也用不太到书坊。
但是纸张和印刷术出来之后,一切就不同了。连续整理出版的诸子百家全集堪称是图书市场的深海炸弹,扔下去反响非常!。这套书赚到了钱,其他人自然是看在眼里!金钱就是最好的驱动力, 商人们自然想到自己要是组织出版书籍, 只要质量足够, 也能大赚!
一切就能运转起来了。
那些知识分子或许不屑于言利, 但他们大多逃不过‘名声’的束缚。到了他们这个份上, 少有不求名的!之前参与修书的人一个个都成了大佬, 要是工作做的比较多,更是能迅速‘天下皆知’!这样的诱惑,谁能抵挡的住!
相比起讲学,出书竟是毫不逊色的出名方法了…还少了颠簸劳心呢——虽然出书也要劳心,但讲学需要备课,需要提炼自己的思想,这方面差不了多少。
现如今的图书市场,正迎来第一次繁华期。一方面是一些先人巨著接连被刻印出版,另一方面是时人也开始将自己独藏的书籍拿出来印刷…有的人肯定是想要敝帚自珍,达到独享知识的目的,但更多的人屈服在了出版书籍的收益之下。
再加上此时文坛大佬纷纷总结各自学说加以出版,市面上的书籍是越来越多了!
学子们也很欢欣鼓舞,过去他们学习只能去拜老师,然而拜师,特别是拜名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就不同了,绝大多数的书籍都可以从市面上买到。各个学派大佬的思想也纷纷成书出版,想要学习也变得简单。
过去书籍不易得的同时还非常昂贵,普通学子想要稍微深一些、新一些的书都不可能。如今的纸书,虽然以普通人的生活条件而论,依旧不能算在日常用品里面…但说实在的,如今能够供孩子脱产读书的家庭,本身就不可能是底层老百姓!至少也是小地主、中等之家这样了。
长安本就汇聚着大量的士人,如今又开始办了太学,广选天下英才汇聚——说起来这里面还有当年陈嫣的手笔呢!当年想大规模搞太学,为了有笔款子可用,一方面是接收了一批交‘建校费’的学生,另一方面就是出书了。
出书的一部分利益是用来完成太学项目了。
再加上官吏这个庞大的知识分子群体,长安读书人不要太多哦!这也造成了长安的图书买卖市场走在了全国前列,不少年轻士人时不时来书坊探访,看看有没有新书出版。
有些人囊中羞涩,不会买书,就干脆在书坊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