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流行的是严厉型父母,不能让孩子有懈怠的时候。‘称赞’这种事,即使孩子做的再好,也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说,不然就会让孩子骄傲自满,这是绝对不行的。相反,只有表现地‘始终不满意’,这才能不断鞭策孩子。
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倒不能说谁好谁坏,只是陈嫣觉得应该对症下药。
自家的小朋友已经足够乖巧了,而且也不会因为一点儿赞美就过分骄傲。再者说了,她也不曾要求小朋友不断攀登,直到达到自己心中的‘高要求’。既然是这样,自然是以鼓励为主就好了。
这种教导的结果也体现出来了,相比起同龄的孩子,陈如意小朋友显得自信、自主很多。她本身其实有点儿怕生,但那只是怕生而已,并不妨碍她的自信自主。相反,这个时候许多贵族子弟倒是不怕生,却没什么自信和自主能力。
这些贵族子弟当然会自傲,但是自傲可不能当成自信、自主,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
自信和自主是因为知道、见识了很多,同时了解了自己的无知。自傲则是因为见识局限在自己的天地里,然而自以为已经了解很多、很有权力了,丝毫不知道自己的无知。
同时,陈如意小朋友也有较好的同理心、沟通能力,她能够很容易了解到自己面前人的感受,并且通过自己的方式和对方平等交流,达成一些意识的交换。可别小看这种能力,在这个阶级分明的时代,贵族出身的孩子很多从来都是不懂这些的。
当然,他们的父母也大多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必要懂这些。
陈如意小朋友拥有的种种特质并不能带来什么直接的利益,但即使是在她还年幼的时候也让她深受喜爱——无论是对同龄孩子,还是对比她年纪更大的大人,她都显得很可爱。
这并不是一种小孩子有心计的‘讨人喜爱’,而是她本身就很讨人喜爱,这是一种她自然而然具备的能力。
刘彻就很喜欢陈如意小朋友,这不只是因为陈嫣的关系而爱屋及乌。如果孩子本身不招人喜爱,估计也只会是淡淡的。
难得的母女亲子时光其实并没有持续多久,就在陈嫣许诺给陈如意小朋友亲手做个蹴鞠用的彩毬的时候,有婢女来禀报。
“翁主,府外有人求见。”
其实陈嫣的府上从来都有各色人求见,这些人来找她的目的不同,但无一不是想从她这里得到什么——随着她拥有越来越的权力,这种事是必然的。早先的时候她见的比较多,如今她涉足大汉权力中心了,在这件事上就更谨慎了。
简单来说,过去她只说什么人不见,过滤掉一些实在没必要见的人。而现在,她则是强调了什么人都不见,除非某些人有特殊情况,能够让她破例。
她手下有专门的人替她见各色‘客人’,哪些人直接回绝,哪些人会有专门的人见面劝回,这些事都是专门的人在做。如果有些‘客人’是这些人觉得需要陈嫣来决断的,这份见面请求就会送到陈嫣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