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页

汉贵女 三春景 1381 字 2022-10-19

卫子夫甚至从未真正恨过陈嫣,她得不到的,陈嫣通通得到了。而这只是陈嫣身上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而已,她身上发生的精彩远不止这些…她有的时候会忍不住在陈嫣身上寄托些什么。

如果说,连陈嫣都无法成为例外的那个,很难说这是否是她受到的另一重打击。

第433章 殷武(2)

“备好了?”

“备好了!”

不夜翁主府的婢女们七月初七这一日, 从早上起就颇为兴奋。不是因为别的, 就是因为今天是七月初七。

七月初七是七夕节…不同于很多人的想象, 觉得七夕节是一个相对年轻的节日,至少不会比中秋这类节日更早。然而事实不是这样的, 七夕节的历史起源是很早的, 而且节日习俗成型也很早。

很多节日起源也很早,但变得和现代人所知的一样却是很晚的。

以端午节为例, 这可能是最原始的节日之一了, 但最开始并不是所谓的‘端午节’, 而是五月初五祭祀——有一部分和天文有关,也有一部分和数字相关,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成双成对的二月二,以及作为三月三倍数出现的六月六, 华夏是真的很喜欢玩这种数字游戏。

天文崇拜和数字崇拜都是原始节日的象征, 其中又以天文崇拜更古老一些。毕竟数字崇拜起源于历法,而历法也是基于天文。

端午节之所以变成后来的样子,是在不断地‘牵强附会’后的结果。比如屈原投江,人们就是把屈原的故事融合进了端午节而已。而类似屈原的例子不是一个两个, 这才有了后世越来越复杂, 也越来越多样(各地都有细节不同)的端午节形式。

七夕节到了汉代基本上已经接近现代人所知了, 比如需要晚上拜月, 融合了‘牛郎织女’的故事, 变得针对女性——有女性乞巧的功能, 特别重视这个节日的也是女性。

到此为止,非要说七夕节和两千年后的七夕节有什么不同,也就是一些具体的仪式了。很多过节的具体习俗是在漫长的岁月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不过这个时候的七夕节已经是现代人完全理解的样子了,这是没错的。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些婢女这样兴奋,毕竟这是女儿家们重要的节日。

特别是,在陈嫣的推动下,身边的人越来越有‘过节意识’,现在大家都是非常在意这种节日的…如果不是陈嫣的话,七夕节在长安应该是不流行的,这个节日此时最流行的地区是南阳及其周边…

婢女翻开了一本《岁时记》,按照书中所说的清点祭台上拜访的贡品,确定一点儿不差,这才安排其他过节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