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您?”女僧忍不住问道。
悟觉师太叹了口气,说:“那时候情况紧急,庶人闻人瑾那边逼得又紧,想不了太多,谁也没有料到最后会是老六继位。其实,就是知道又如何,她若留在汴梁,也不过就是让皇家拿来联姻罢了。”
说话的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孝慧太子的太子妃谢蘩,当朝皇后谢蕴的堂姐。
当年,孝慧太子被闻人瑾污蔑密谋造反,被迫自尽以示清白。谢蘩当时已经身怀有孕,若非如此,她恨不得追随孝慧太子而去。
康成帝闻人桥见太子自尽,其实已经有些后悔,他命大太监赵忠把太子妃安排在景福殿,让她安心产下麟儿。
谢蘩却不相信闻人桥,她一边在景福殿待产,一边安排自己留在宫外的人。终于在她快要临产的时候,从宫外运了两个死胎进来,一男一女。万幸那时候是已经入了冬,天气寒冷,没有味道,不被外人所察觉。
见死胎送了进来,谢蘩想了想,就吩咐乳母方氏熬了催产的汤药过来。
“太子妃。”方氏犹豫着说道,“这样对您身子不好。”
“能有多不好?”谢莹问道,“日后不能产育?我这辈子,不也就只能生这一个了。若是拖得久了,这个生下来,都不见得能活。”
太医日日诊脉,也不说是男是女,若是女孩还好,若是男孩,怕是闻人瑾的眼中钉肉中刺。
方氏知道是这个理,没办法,只得亲自去了景福殿的小厨房。
催产的汤药又酸又苦,谢蘩接过来却没有犹豫,一口气就喝干了。没一会儿,她便觉得腹中隐隐作痛,方氏见状,赶忙让稳婆进来。
因为是催产,谢蘩生产过程极为不顺利。她咬着牙一声不吭,嘴唇都被她咬出血来。方氏在一边眼泪都要下来了。若是没有闻人瑾搞鬼,现在,陪在她家姑娘身边的,应该就是太子。
谢蘩躺在床上,觉得自己仿佛是一尾躺在水坑里的鱼。浑身湿漉漉的,巨大的疼痛让她喘不上来气。她的耳边嘈杂无比,可是她谁的声音都听不清楚,唯一能听清楚的,就是自己粗重的呼吸声。
随着时间的流逝,谢蘩觉得自己已经撑不住了,她的眼睛已经模糊到看不清楚眼前的事物,恍惚间,她看见闻人珂从门外走了进来。
“小蘩,我们的孩子就要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