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蕴笑着给了闻人琰一指头,说:“斓儿那孩子日日上衙, 你们见面的机会总比我要多。现在看来, 你居然不了解那孩子!”
“什么意思?”闻人琰眨巴着眼睛看着谢蕴,表情有些迷茫。
谢蕴看着他, 却觉得闻人琰这样可爱极了, 忍不住凑到他近前,亲了他脸颊一下。
“你们男人就是心粗。”她说道,“那孩子志向远大, 有意效仿陈朝敏慧郡主,她可不在乎在哪儿出嫁,用什么规制出嫁。”
谢蕴说着,又站到闻人琰身后,为他按起肩膀。
“要我说,这一切都是虚的,你想对斓儿好,倒不如给她些实在的。”
闻人琰被这话勾起了兴趣,说:“那你说什么才是实在的?”
“要我说啊,心头好才是实在的。”谢蕴笑着说道,“那孩子我也见过一面,聪慧过人。她在大理寺的事情,我也问过旻儿,平心而论,她这个大理寺少卿,做得称职。要我说,过两年官员考核,你就干脆升了她的官,让她长长久久地在朝廷,不比从哪里出嫁更让她高兴。对不对?”
闻人琰想想,觉得谢蕴这话有道理,伸手拍拍她的手掌。
“到底是我的蕴儿,事事想得周到。有你,真是我人生一大幸事。”
“皇上这话我可是当不起。”谢蕴羞红了脸低头一笑,心里却不禁腹诽,知道我事事周到,那就什么都听我的啊!
“可是从徐家出嫁,大嫂可见送不了女儿了。”闻人琰忽然说道,“大嫂怎么会同意呢?”
“我阿姐那么谨慎的一个人,怎么会想不到这里。”谢蕴说道,“她说,她毕竟已经是在万安寺带发修行,半只脚踏进佛门,总不好过多掺与俗世。不过呢,日后斓儿有了小娃娃,小孩子有时候压不住福气,送到寺院里住一阵总是的可以的,对不对?斓儿小时候我阿姐没赶上,带带她的小娃娃,也算满足一下心愿不是。”
“大嫂果然周到。”闻人琰说道。
他虽然不聪明,但是也不傻。目前朝廷平衡得刚刚好,纵然徐玉郎是个姑娘,身后站着范家,也容易打破这种平衡。况且老二老三因为年岁的关系,跟她与季凤青交好,长此以往,对太子也多有不利。
“那我就过些日子请徐夫人进宫一趟,商议一下后面的事情。况且我对徐夫人也好奇呢!”谢蕴说道,“能把斓儿养得这么出色,我想徐夫人也不是个普通妇人。”
“准了。”闻人琰声音带着笑意,“徐家也真是难得的识时务。我前些日子听说,徐家老爷把自己的生意全权交给侄子,自己做了个悠闲的富家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