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很多东西都得他们自己来弄。
比如说那些厚重的大块头的说明书之类的东西。
外语,得组织人学习翻译。
这首先就是一个难关。
计委的领导看向众人,“唐僧取经困难重重,咱们这就相当于走一遍取经路,有什么困难尽量克服,争取早日建成这些工厂,让农民兄弟能有化肥,让全国老百姓别再人均三尺布做不了一件衣。”
虽然不是誓师大会,但也差不多。
正如同郑君之前所说的,因为工程浩大的缘故,自然是全国调配来搞配合。
负责项目的一把手有什么特殊需求,也能够得到满足。
南雁思考了下,“我能调几个人吗?不影响正常工作。”
“没问题,南雁同志你说就成。”
南雁客气的笑了笑,“我还得打个电话,问问他们同不同意。”
计委这边的人也跟着笑了起来,“咋还要问他们?”
这是全国协同的大作战,哪有拒绝的道理?
“背井离乡的也不容易,我能借用一下电话吗?”
有工作人员带着南雁去打电话。
老张没想到首都来的电话竟然是南雁打来的,“你在那边还好吗?也不说让我们去送送你。”
“都挺好的,在这边开完会就要去沧城,我这边需要一些人来搞说明书之类的翻译工作,张叔你帮我问问,他们有谁愿意过来,愿意的话我就打申请书。”
老张听到这话神色凝重,“这成吗?”
这么些天过去了,该知道的他也知道了,这事咋说呢。
干校比较特殊,当初就是那位负责抓起来的。
如今刚出事,干校这个词也显得有些敏感,请干校里的人过去……
“没事,你先帮我问问,我不挂电话,等下张叔你给我说。”
老张虽然有些拿不准,但还是去问了一通。
秋收还得一些日子,加上最近首都那边出了点事,干校最近都挺安静。
直到老张说了这事。
去翻译说明书。
也不是不行。
学习老佟老夏可太累了,他们也不见得就有这方面的天赋。
但过去这大半年没少给南雁翻译这些国外的期刊杂志,再去翻译说明书操作手册好像真的问题不大。
只是肯定不能再在陵县呆着了,得从陵县挪窝到沧城去。
“老张,我能跟南雁聊两句吗?”
老张指了指电话,“没挂断。”
作为干校代表的韩朝阳拿着话筒的手有些颤抖,“小高同志,是我韩朝阳。”
“韩老师您好,刚才张叔都跟您说了?”
“说了的,就是我能问两个问题吗?”
南雁知道他们想问什么,“来到这边的话,除了翻译工作,大概可能也需要从事一些体力劳动,当然不用再去干校农场种地什么了。说实在话我坐火车的时候倒是路过沧城了,但那边具体什么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总不会饿着冻着我,我有吃有住你们就会有吃有住。”
“另外的话,大概这份工作得持续至少一年,当然如果这期间你们被调回原本工作岗位,我是不会阻拦的。”
韩朝阳关心的问题有两个——
到那边工作内容什么,吃住在哪里。
不止这两个问题被解决,还说了另外的情况。
调回原工作岗位。
这哪是那么轻松的事情呢。
不过最关心的问题解决了,韩朝阳觉得没啥问题,“成,那先算我一个,等我两分钟我问问大家伙的意见。”
南雁需要的是翻译人员。
因为国外引进的设备,这些大项目都需要翻译人员。
但哪有那么多专业的翻译人士,即便是工业部,怕也很难找出精通外语,能够准确无误搞翻译的人。
依旧是僧多粥少的局面,南雁没打算跟别人抢人,没必要。
她有自己的底牌。
陵县干校这边除了专家还有一些原机关单位的干部,专家之中佟教授情况特殊,夏教授是转行搞出别的道路。
剩下这些则是专家多是搞文字工作的,译者、编辑或者研究汉文字、历史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