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二人离开后,梁衔月吸了吸冻红的鼻子,觉得有点冷了。其实今天天气蛮好,几乎没什么风,太阳也不错。可即便是这样,温度也在零下三十五度徘徊,有些院子里的摊主没有经验,没等带来的东西全换出去就冻得回去了。那些聪明的人却早有准备,不仅戴着能捂住耳朵的毛帽子,外面套了长至脚踝的厚棉衣,而且自制了毛皮绑腿,裹在小腿和鞋面上。还有的升起了火盆,引得一众人都过去烤手烤脚。
梁衔月挤不进去烤火的人群里,于是朝着屋里走,比起院子来,屋子里要比逼仄得多,农村的屋子大,可一间屋子也只摆得下五六个摊子,中间留下一条能够行走的小道。
刚一进门,梁衔月就向旁边的摊主打听:“哪里有做豆腐的?”
这个摊主对这个问题已经习以为常,手一指:“那边的屋子里。”
梁衔月谢过他以后找到他说的这个屋子,果然见有个男人坐在角落里,面前放着一块纸板做成的牌子,上面写着【刘阿婆豆腐】。
梁衔月记得村里曾经有一位做豆腐做的很好的婆婆,她似乎就姓刘。现在会做豆腐的人也不多了,如果她没猜错的话,这个男人应该是刘阿婆的儿子?
她凑到摊位前去,看见男人面前放着一杆秤,旁边是一个装黄豆的麻袋,里面已经有了半袋黄豆。
旁边来了一个人交上三斤黄豆,看着男人笨拙地用纸笔记下他的名字和能换的四斤半豆腐,让他后天上午到自己家取。他的手指粗得像一个个小萝卜,上面遍布老茧,一看就是经常做体力活的人。
男人还愧疚地说:“大家这么相信我们家,连豆腐的影还没见着就愿意把黄豆送来,我们本来是打算把豆腐一份份送到家里去的,但是现在买豆腐的人太多了,实在是送不过来。到时候大家来我家拿豆腐,我们再送点豆腐干豆浆什么的作为补偿。”
来用黄豆换豆腐的人也表示理解:“我们买的也都不多,一家两三斤的,不值得送来送去。”他又有点发愁。“天气这么冷,从你家回我们自己家这段时间,豆腐是不是就变成……冻豆腐了?”
旁边的摊主今天不知道听了多少次这样的疑问,替男人答道:“你买的豆腐要是不多,就揣进怀里带回家呗!反正是自己家人吃,也不嫌豆腐挤碎点。要是买的多,就在家做一个保温桶。大桶外面包上一个小棉被,里面倒上热水,再镇一个小桶,把豆腐装里面的小桶里,拿被子一盖,走回家的这功夫肯定不能冻上。”
也有人起哄道:“冻豆腐也不错,吃不完反正也得冻起来!”
男人憨厚的笑着,怕人当了真,还不忘补上一句:“我们家里的豆腐要是不小心做多了,都得做成冻豆腐,到时候来买冻豆腐比新鲜豆腐便宜,新鲜豆腐最好还是吃多少买多少。”
梁衔月又站在旁边听了会儿,确定这个男人的确是以前做豆腐的刘阿婆的大儿子梁阿大。刘阿婆做豆腐又累又挣不了多少钱,她虽然手艺好,做的豆腐好吃,但是比不了机器做的豆腐价格低廉。
梁阿大跑到外面打工,跟着包工头跑工地,两三天就能赚刘阿婆一个月的利润,叫刘阿婆只管养老就好,自古世上三件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刘阿婆年纪也大了,到了该享福的时候。
今年梁阿大去了个北边的工地,那边的冬天来的早,十月初工程就结束了。正好赶上十一结束,梁阿大买不到坐票,站了十五个小时的火车到家,下车以后脚肿的鞋都脱不下来。刘阿婆还埋怨他为什么不等两天错过高峰期再回来,现在却只有庆幸。
再晚两天,大雪就彻底掩埋了铁路,想从那么远的地方回家简直是天方夜谭。要是被困在那边,梁阿大举目无亲,手里拿着点钱却花不出去,北边的温度比他们这里还要低上十几度,不知道要怎么活。
梁阿大待在家里这段时间,邻居街坊到处都买不到菜,总是来问家里能不能再做豆腐。梁阿大从小看老母亲做豆腐,也粗通一点,一旁还有刘阿婆指导,自觉不是做不了这个生意。再加上他外出打工,家里的地没人种,存粮不够,也起了做豆腐换点粮食的心思。
正好交易市场开启,他就带了个牌子过来。家里没有黄豆,还得先收黄豆后付豆腐。一斤黄豆能做差不多三斤多豆腐,他按照一斤黄豆换一斤半豆腐收费,也不算黑心,家里一点电都没有,原来刘阿婆买的小电磨用不了,好在家里还有一个石磨,打算纯人工磨出来。
这段时间就先多收黄豆,等生意做起来了,黄豆也囤的差不多,就改收粮食做报酬。梁阿大没有兄弟,但是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几个人商量过后,决定如果生意好的话就一起干,争取在村里把这个豆腐坊再开起来。家里其他人有的在山上砍树,做豆腐也得费不少柴火,有的把以前做豆腐的工具都拿出来清洗晾干,今天只有他一个人在这里收黄豆记账。
“这是十斤黄豆。”梁衔月走过去把黄豆递给梁阿大。
梁阿大一怔:“买、买这么多?”
十五斤豆腐梁衔月家当然吃不完,她想着送一些给四爷爷和四奶奶,他们年纪大了牙口不好,吃点豆腐正好。剩下的吃不完就做成冻豆腐或者在油里炸了做成豆腐泡。
她问道:“能送豆浆和豆花吗?”
梁阿大点头:“要是你来拿豆腐的时候有现成的豆浆和豆花保证送你,要是没有可以在我家等一会儿,或者改天来拿也行。”
梁衔月又说:“要是有不要的豆渣能不能也送我一点?”
磨豆腐剩下来的豆渣,也不是不能吃,和进面粉里揉成饼,烙好了以后味道也不错,就是豆渣不能放太多,不然面饼的口感也不好。除此之外,豆渣还能做饲料喂鸡喂鸭。梁衔月就觉得家里的鸡鸭吃得不够营养,肉长得太慢。
梁阿大答应的果断:“没问题。你的豆腐也是两天后到我家来拿,我家就在……”
磨豆腐会产生大量的豆渣,他们家自己吃是吃不完的,现在虽然没有什么新鲜蔬菜吃,可村里谁家也没困难到要吃豆渣来填饱肚子。梁阿大也准备把多余的豆渣压成饼冻在外面,等着第二年再养牲畜的时候做饲料,也有不少人要自己拿来的黄豆磨剩的豆渣,梁阿大对于梁衔月的要求并不奇怪。
把黄豆换出去以后,梁衔月顺势在屋里逛了一遍。她包里的小白菜干可还没换出去。
梁衔月在一个摊位上看见了牛肉干,摊主的年纪也挺大的了,他说这是家里小辈给他买的肉干,根本就咬不动。就拆了一小包,剩下的都在这里了。
梁衔月拿小白菜干和他换,菜干都能和牛肉一个价了。老人家换到了菜干,居然也很开心。
————
梁康时返回交易市场的时候遇到了杜凯,两个人都是要去交易市场,顺势并肩同行。
梁康时看到杜凯把包反背在胸前,又把外套穿在包外面,远看挺着个大肚子,就像怀孕了一样。要不是他看见了杜凯露出来的背带,也要疑惑他怎么一夜之间出来个将军肚。
“带的这是什么呀,这么怕冻?”梁康时好奇的问道。
杜凯小心地护住胸前的包:“橘子和苹果。”
梁康时挑眉:“这可是稀罕东西!”
“是啊,”杜凯边走边说,“橘子是批发的,当时买了两箱。苹果是我岳父给的,他家有几棵苹果树,十一的时候刚好成熟,给我装了一麻袋,得有一百多斤,当时想着苹果耐放,也就拿回来了。”
梁康时想给家里换些水果,就问道:“那你想换点什么?”
杜凯也没想好,反问道:“康哥,你在集市上看见什么好东西了吗,换了普通东西我总觉得亏。家里孩子现在吃这点水果都不敢放开了给,怕这点东西吃完就没了。我想着孩子正在长身体,缺维生素可不行。”他家小孩才上初中,吃了两顿白菜就闹着不肯吃,只能让孩子一天吃一个苹果。
“我带来了干海带,月月包里还有小白菜干和胡萝卜干,这些里面都有维生素,你看咱们换怎么样?”
杜凯很感兴趣:“康哥,你们家好东西很多呀,连菜干都有。”
梁康时解释:“当时我们想回村里来,随身也带不了多少东西,就想办法把家里拿不动的粮食换成这种又轻又少见的食物,这样拿回来跟大家换,也方便不少。”
“这倒是个好主意。”杜凯随口说了一句,“我肯定乐意跟你换。不过咱们还是进屋再说,我怕在外面拿出来冻坏了。”
梁康时答应了一声,两个人继续朝着被当作临时交易市场的那户人家走去。
————
梁衔月这边又换了不少东西,三斤红豆,只用了一斤菜干就换到了,回家可以做豆沙包吃。还有两斤豆芽,梁衔月用胡萝卜干换的,人家还添给她一捧松子。
物价真是全都颠倒了,放在平时,松子这么贵的山货怎么可能做豆芽的添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