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子拱手作揖,“敝姓秦,敢问这位公子,是路过还是?”

沈青琢拱手回礼:“小生姓沈,路过此地,见秦大善人正在施粥,不由驻足停步。”

秦明杰摆了摆手,叹气道:“大善人万不敢当,秦某人只能略尽绵薄之力,连杯水车薪都算不上。”

“饥荒远非一朝一夕,个人自然有心无力。”沈青琢宽慰道,“只是小生有些好奇,官府为何不开仓救济灾民?”

秦明杰眉头一皱,看着他欲言又止。

沈青琢追问道:“可是赈灾粮食不够?”

“唉……”秦明杰又叹了一口气,“沈公子并非本地人,很多事,一时说不清。”

沈青琢微一颔首,不再追问,只道:“小生离开前想买些米,不知秦公可否行个方便?”

“说句实在话,家中所剩粮食也不多了。”秦明杰面含歉意,“秦某人可赠公子少许粮面,假如沈公子要多的,只能去别处买了。”

沈青琢等的就是这句话,站起身来,“如此,便劳烦秦公指路了。”

在秦府小厮的指引下,他们顺利找到了田员外家。

时逢灾荒,粮食价格水涨船高,肃州的米价已经由原先的每斗一百二十文涨到了每斗一百八十文,多数百姓倾家荡产地买米,最后吃完了,还是得继续等死。

灾难当头,当地富商土绅竟然赚得盆满钵体。

沈青琢问了粮价后,二话不说先买了一石,随后回到官邸,令薛士杭暗中调查田员外与知州衙门的关系。

与此同时,他提笔挽袖,写了一封奏折,请求圣上再加急拨送米粮赈灾,并增派医师和药草。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