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页

??其实,段羽安的成名之路,一开始走得并不顺利。

??为了能自由的追求音乐梦想,十八岁那年,段羽安拒绝和父母一起移民去瑞士,而是选择留在了北京。

??段羽安是家中的独子,这个举动直接触及了他父母的底线。为了逼儿子妥协,他们切断了段羽安所有的经济来源。

??他们甚至还把北京唯一的房子租了出去。

??想起过去那些穷困潦倒的日子,段羽安感慨万千,“宝贝你能想象吗?那个时候的我是有多惨,有家不能回。”

??“而且当时我身上所有的钱,都拿去买乐器了,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祁乐心疼地皱起了眉头。

??段羽安亲了亲他的眉心,继续淡然道:“我爸打听到我的惨状,还特意打电话来挖苦我,说我最多坚持不过一年,就会乖乖去瑞士找他。”

??“还好后来我遇到了一个地下乐队组织,那里的老板收留了我。”

??也是在那个地下乐队里,段羽安遇到了周满,以及后来的seeker小分队。

??乐队的老板慧眼识珠,一眼就看出段羽安是块璞玉,他替seeker搭桥牵线,通过关系把乐队四人送进了娱乐圈。

??“刚签约那年,公司里的制作人,不允许我唱自己写的歌,说我写的旋律太小众,不入流。”

??按那位制作人的说法,只有大众喜欢的,才是潮流,才是趋势。

??段羽安当时才十九岁,正是狂傲不羁的年纪,脾气比现在倔了不知多少百倍。

??他对制作人的话十分不认可。什么才叫大众喜欢的,什么样的音乐又叫小众?

??是谁规定了这个群体只能接受一种东西?

??因为乐队风格的问题,段羽安和公司的关系越闹越僵,于是便有了后来的自立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