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页

格拉夫将军慢慢挪向宴会厅的大门,外面的烟火依旧灿烂,由于事发突然,此时除了皇宫戒严之外,柏林城内依旧和往常一样,他现在所担心的,是刺客已经乘着最初的混乱逃出宴会厅甚至溜出皇宫,那样的话想要抓住刺客以及找出幕后主使就变得像大海捞针一样困难了。

格拉夫此刻脑袋里充满了一个个问号,而身处普林斯寝宫外面的雷尼也不轻松,尽管皇宫里的禁卫军大都被调往宴会厅附近,但是守卫太子寝宫的卫兵却有增无减。

在雷尼看来,潜入并刺杀普林斯甚至要比刺杀皇帝还要艰难。他读的书虽然不多,但也知道古往今来,一个国家的君主或元首遇刺并不稀奇,然而由同一个刺客接连行刺并且得手就称得上奇迹了。

已经登上“斯图加特”号快速巡洋舰的辰天也很清楚这点,他知道自己不能寄希望于奇迹的发生,更加重要的是他必须在抵达柏林之前更多的了解那里的事态,然而托马斯的死短时间内大大影响了他的“听觉”,尽管蝙蝠军团仍在正常运转。

由于霍夫曼留在集团军指挥部掌控前线作战行动,辰天此行只带了几名高级参谋和贴身侍卫,事前已经做了尽可能多的部署,但这次回柏林他仍冒着只身闯虎穴的危险。

就像历史上历次弑君夺位一样,成功与失败往往是一步之遥。

穿着陆军元帅军服的辰天一脸平静的坐在“斯图加特”号的贵宾室里,这艘7500吨级的中型巡洋舰在两艘标准级驱逐舰的护卫下,正以23节的高航速向着法国海岸前进。在抵达法国瑟堡之后,辰天一行将乘坐火车向德国本土行进,天亮之后他们将该乘飞机直接飞往柏林。采取这样的途径返回柏林,一是虽然舰载机和陆基飞机在夜间起飞并没有太大的难题,但在夜晚保证航向以及安全降落却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其次,他回到柏林的时间需要尽量拿捏得好,过早返回容易让人觉得他是早有预谋,过晚则不利于控制局势。

“1860年,亚伯拉罕·林肯;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1900年,意大利国王亨伯特;1901年,美国总统威廉·麦金莱;1903年,塞维里亚国王和王后;现在,1914年12月31日,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看着舷窗外漆黑的大海,辰天一个人自言自语道,“凡事总有百密一疏的时候,如果不想成为下一个遇刺身亡的统治者,除了建立一支足够强而有力的卫队之外,或许还要祈求命运之神的眷顾吧!”

幸好,此时英吉利海峡并没有几艘英国潜艇在活动,而德国海军也已经清理干净这一区域的水雷,否则一枚小小的鱼雷或水雷就有可能将帝国的继承人送下海底。

晚上9时许,辰天终于收到了第一份来自柏林的情报。此时,距离皇帝遇刺已经接近两个小时了。

在这期间,不时有军官进入宴会厅与格拉夫耳语几句,格拉夫的愁眉自始至终也没有舒展过,他不厌其烦的一遍遍看着手表,维多利亚皇后则一次次的哭昏过去,而比洛主持的内阁会议仍在继续。

宴会厅里的其他人渐渐开始感到疲倦和烦躁,但没有人敢于将这种情绪宣泄出来,禁卫军士兵寒冷的刺刀和德意志军人与生俱来的冷酷表情让人深感畏惧。

晚上11时,距离新年的钟声敲响仅有1个小时,柏林城内的烟火表演仍在继续,外面几乎没有人察觉到皇宫里的异常气氛,唯有皇宫门口等候的侍卫和马车夫们感到些许纳闷,今天的晚宴持续的时间似乎特别的长。

半个小时之后,内阁大臣们所在休息室的门终于开了,不过令格拉夫将军大感失望的是出来的只是一名侍从,他分别前往陆军将领和海军将领的休息室,不一会儿,提尔皮兹和法尔肯海因分别带着两名高级将领前往内阁大臣们开会的临时会议室。

门又关上了,宴会厅里的众人只得继续默默等待,悲伤欲绝的皇后的眼泪似乎都要流干了。在普林斯的寝宫外,还有一个人也在默默等待,然而即便是卫兵换岗的时候,雷尼也没有找到潜入的机会,大块头不得不在脑袋里想着一个个可能吸引卫兵注意力的办法,然而糟糕的是禁卫军正在一遍遍搜查着整个皇宫,他藏身在这里都已经很勉强了,更不用说溜出去伺机煽风点火。

当教堂的钟声敲出12响的时候,无数人都双手紧握的默默祈祷起来,就连柏林皇宫宴会厅里面的大多数人也不例外,不过与外面人们祈求平安和和平不同,这些人似乎都在祈求这里糟糕的局面早点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