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远的地方……印度洋?澳大利亚?”
“不,大洋彼岸!”辰天肯定的回答道,在那个私下的讨论会之后,他对未来有了新的看法。德国陆军总参谋部已经按照他的命令开始秘密制定新的“施利芬”计划,这将是总参谋部在和平时期的一个重要任务。
“上帝啊……”施特雷泽曼睁大双眼,那是他从未设想过的!但是,现在他的君主非常清楚的告诉他,帝国的首要目标虽然是巩固战后的欧洲,但目光应放得更为长远。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
在与德皇细谈了一个多小时之后,施特雷泽曼心事重重的离去了。
次日,参加同盟条约的各国代表又坐到了一起,商谈爱尔兰与日本入盟之后的具体权力与义务事宜。仿照德奥同盟条约,代表们根据各国政府的指示提出一系列条款,并就此进行协商和讨论。三天之后,德国、奥匈帝国、俄国、保加利亚、土耳其、爱尔兰和日本共同签署了《欧亚同盟条约》!
与此同时,作为入盟的附属条件,德、俄、日三国另外签署了一个共同协议。为了保证远东地区的安定,三方今后在中国区域的举动必须是公开的、非武力的,三方在中国地区的驻军不得超过德国75万、俄国125万、日本82万的数量限制,且必须维持在现有地区内,不得向非占领区扩大。
看到日本外交大臣加藤高明代表日本政府签署这份附属协议时的表情,施特雷泽曼可以偷笑了,因为这无异于让日本政府在一个触手可及的“美女”面前“禁欲”。虽然仅凭一个条约并不能完全遏制日本在远东的扩张野心,但至少能保证日本政府不能假借“同盟国”的招牌侵略中国,这不仅出于德皇的个人意愿,也符合德国既定的亚洲策略。
不过,日本政府之所以会硬着头皮签署这份条约,并不完全因为德国和俄国的权威,或者对于中国丧失了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人又提出组建联合舰队、共同维护太平洋地区和平的交换条件。
9月10日,德国、日本和俄国宣布共同组建“太平洋联合舰队”。
9月16日,德国太平洋分舰队、俄国太平洋舰队分别从青岛和海参威启航,它们将前往日本参加联合舰队的第一次集结训练!
第三十九章 橙色计划
“组建所谓的太平洋联合舰队,实际上就是与日本、俄国在太平洋区域结成攻守同盟!在这支实力强大的联合舰队里,日本海军在数量和吨位上都超过百分之九十。显而易见的,我们和俄国人的舰队在实战中作用有限,这只是一种政治上的联合!”
在海军总参谋部会议上,德国海军总参谋长、海军元帅波尔就德、日、俄组建联合舰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那对我们来说有意义吗?”
德国海军上将、德国公海舰队第一分舰队司令莱茵哈特·舍尔似有不屑的说道。要知道此条约一经签署便立即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美国国务卿布赖恩当天愤然率领代表团离开德国,美国政府也在第一时间提出强烈抗议,并指责三国“蓄意破坏太平洋区域的平衡”,同时宣称美国政府将有权采取对应措施,而且不排除与英国流亡政府进行合作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