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十年内与德国交战胜算几何。卡尔的参谋们对此意见不一,一致的看法则是至少需要先与一个足够强大的国家结盟。
俄国!
这是卡尔提出的建议,也是受到争议最多的一个建议。反对者认为数十年来奥匈帝国最大地敌人就是俄国,目前只是因为同盟条约两国才得以和平相处,但没有人能够保证这种和平能够维持多久。
在德国的政变与清理过后,卡尔耳边支持的声音更加明显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现在的德皇并非威廉二世那种鲁莽和野蛮之辈,登基还不到一年,面对如此突然的政变却能作出极其迅速而有效的反应,这令大多数分析家们惊呼又一个菲特烈大帝出现了!辰天是否能像菲特烈二世那样临终时对此生“毫无遗憾”还不得而知。可一旦被认定为菲特烈式或者拿破仑式的强力人物,周围的国家必将惶恐不安起来,按照历史的先例,“绞杀联盟”的出现是迟早的事情。
“殿下,今天早上皇帝陛下再度陷入昏迷状态,宫廷御医已经做了全面的检查,陛下暂时还没有性命的忧虑,但这也只是时间问题……”弗兰茨,康拉德冯,赫岑多夫男爵以一种低沉的语调向皇储汇报了维也纳的最新情报,这位男爵目前仍是奥地利的总参谋长,而且在陆军统帅弗里德里希大公年事已高的情况下,康拉德实际上已经成为奥地利陆军的领头人物,在奥匈联军中具有颇强的影响力。
对于这样一个人物,作为皇储的卡尔自然不会轻视,而对于帝国未来的统治者,康拉德也是积极迎合。加之与老奥皇的温和与谨慎相比,卡尔完全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而康拉德则是维也纳好战派的一份子,两人一拍即合,许久之前康拉德就在私下表示了对卡尔的绝对忠诚。此后,康拉德热情的为新主子拉拢人脉,除了陆军将领之外,在得到加强海军投入和建设的许诺之后,海军总司令安东豪斯上将投向了这位新皇储。
尽管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病情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在场的将军们还是努力的作出一副悲伤的表情。
“噢,可怜的老人……”卡尔一脸的同情和悲伤,但是实际上他对老皇帝并没有什么感情可言,在成为皇储之前他甚至鲜有与约瑟夫一世见面的机会。然而,约瑟夫一世唯一的儿子鲁道夫于早些年与情人私奔后自杀,卡尔的伯父、倒霉的新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又遇刺身亡,这些意外让卡尔从一个平凡的皇族王子变成帝国身份最为显赫的人物之一。
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再去怀疑85岁的约瑟夫一世是否到了生命的极限,卡尔在短时间内登上皇位也是不争的实事。至于奥匈帝国这艘庞大的战舰未来将开向何方,决定权不仅仅在于搭乘“圣·伊斯特万”号来到美国的这些奥地利权贵们身上,人们并不知道,影响帝国未来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人物。
上午10点20分,华盛顿终于给出一个既皆大欢喜又有些啼笑皆非的答案:德奥两国舰队同时进港!
第八章 影子皇帝
俄国船队是计划中第三支抵达诺福克军港的,当德国和奥匈帝国舰队肩并着肩“亲密友好”的进入美国军港之时,俄国人距离自己的目的地还有一天的航程。
虽然太平洋东部此时风和日丽,可沙皇阿格列尼的脸色却阴沉得很,令他不悦的不是排在德国和奥匈帝国之后访美,而是他们的船队在途中遇上了护送日本代表团所的日本舰队。
和往常一样,喜欢炫耀武力的日本人这次派出了一支颇为强大的舰队——2艘新式战列舰、3艘装甲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以及7艘辅助舰只,护送着以首相大隈重信、外务大臣加腾高明、海军大臣斋藤实为首而总人数达到近200人的庞大海军代表团。在外人看来,日本人此行不仅是参加海军会议,更主要的目的是扩大日本政府在世界的影响力。
美国人还未来得及感受到这一压力,俄国人却不巧的遇上了这支实力雄厚的日本舰队。相比之下,俄国船队中的护航舰只根本无地置容,而那些参加过10年前日俄海战的俄国海军将领们更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