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页

辰天已经不记得自己上一次和这位奥皇相见是在什么时候,或许是在维也纳的某一次上流宴会上,亦或是在柏林,总之在阿达马斯登基之后,他是没有见过这位“风流公子”的。

“陛下是如此的年轻,又有如此伟大的功绩,真让人甘为俯首!”

阿达马斯满口恭维的话尽显其本色,却也让辰天对他的来意多了几分肯定。

“陛下不是同样年轻么?”辰天微笑着与他肩并肩走向红地毯那头的座车,虽说是邻邦君主来访,柏林市民的反应却并不怎么强烈,站在火车站外的士兵远比观众多,尉官者也大多是一些好奇者和奥地利的侨民、商人。三四千人造成的气氛还算凑合,加上军乐队卖力的演出,辰天也不用担心“冷落”了身边这位皇帝。

在从车站前往贡露宫的路上,辰天和阿达马斯坐在了同一辆汽车里,虽不是旧识,两人还是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从天气与景色聊到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新上演的剧目,从非洲的奇闻逸事聊到美洲的咖啡与可可。

“说到可可的历史,那就要从一千多年前的美洲说起了……”

阿达马斯兴致勃勃的说着他的可可时,辰天的思绪却悄然飘到了车窗外。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个帝国版图的大小与统治的长久稳固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是越大越强,还是越大越难统治,还是有一条合适的黄金线?

在吞并波兰中部和西北部、吞并原奥匈帝国的克罗埃西亚-斯拉沃尼亚王国、卡尼鄂拉公国、卡林西亚公国、萨尔茨堡公国、滨海省份之后,德意志帝国的版图已经扩大到7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从战前的6700万上升到7900万,如果加上法、比、英等占领区和亚、非、美三大洲的殖民地,地域面积将扩大到20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接近5亿。

如此巨大的政治版图在给德国带来了巨大财富和资源的同时,也给政府的管理工作带来相当多的难题和麻烦。仅接收法国殖民地一项,前后就耗时一年的时间,政府先后派出了超过3千名官员和2万多名军人,总共耗用资金近100万马克,这还不包括后期投入到安抚民心和公共建设上的资金;占领英属非洲殖民地动用的力量和资源更多,目前政府派驻这些殖民地负责管理的官员超过2万人,驻军数量是这一数字的2倍有余;占领印度大部和斯里兰卡之后,德国政府又在半年之内派去了800多名官员,并维持1万2千人的驻军部队。

至于辰天身旁这位奥地利帝国皇帝,在奥匈帝国解体之后,他的国家已经变成一个纯粹的内陆国家。奥地利名义上是一个独立的帝国,但它的领土上却还驻扎着十余万德国军队,重工业区、大中型兵工厂也都掌握在德国人手里;奥地利常备军一再削减后只剩下12万,只有奥匈帝国鼎盛时期的区区十分之一,他们表面上看是听命于奥地利帝国皇帝,实际上许多中高级将领大都被德国人收买了去,终于皇帝的康德拉男爵不过是被架空在陆军统帅的位置上。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奥皇访问德国自然不会像报纸上说的那样仅仅是一次友好访问而已。实际上,阿达姆斯和他的政府已经不止一次的表达了请求德国撤兵的愿望,因为他们认为双方密约中奥地利局势稳定的条件已经达到,德国军队也应该按照密约条款从奥地利的大部分地区撤出。

然而,控制奥地利的主要工业经济区、遏制奥地利军事发展乃是德国政府和统帅部早就定下的策略,又怎么可能轻易的将那些工业区归还给奥地利政府。因此,奥地利政府每提出一次请求,不出几天,奥地利境内某个工业区、某座城镇或是某处德国兵营附近便会发生可怕的炸弹爆炸事件,之后德国政府便会振振有辞的告诉奥地利人:你们看,局势还不够稳定吧!

于是在当了18个多月既无权又无聊的皇帝之后,阿达马斯终于决定放弃这徒有虚名的皇帝称号,同样的,奥地利帝国政府也对目前的现状感到深深的失望和不满,所以在经过内部讨论之后,阿达马斯和奥地利政府共同作出一个决定:要求以普通邦国身份加入德意志帝国!

对于这样一个关系到国家和国际政治的要求,德国政府开始的时候并未直接作出答复,而是在御前会议、内阁会议和国会上加以反复的讨论。

当初德意志帝国建立之时,尽管奥地利也是一个十足的德意志国家,但是一国无二主,在国际形势不允许和普鲁士的实力无以达到吞并奥地利帝国之时,把奥地利排除出未来德意志帝国疆土之外,这无疑是明智切实的选择。如今,俾斯麦面临的问题已经不复存在,奥地利不再是当年的奥地利,即便是加入德意志帝国也不可能与普鲁士一同统治这个帝国。

因此,从内阁大臣到国会议员们大都倾向于接纳奥地利成为帝国的新成员,目前最终要的问题在于究竟要给予奥地利什么样的地位以及准予其保留哪些特权。在这种情况下,奥皇一行受邀来到柏林,真正的目的就是与德国政府就奥地利加入德意志帝国作进一步的协商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