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视察了“布雷盖-伊戈尔单旋翼尾桨式飞行器”的试验飞行之后,辰天亲自下令定购50架原型机,它们将被运往远东作为陆海军的侦察机和校射机使用。
不久,潜伏在日本军部的德国间谍发来情报,日本海军正秘密在日本海集结主力舰只,并积极拉拢瓦拉迪米·佩特罗上将的临时军管政府,总之是想尽一切办法阻止德国得到海参威和库页岛,而东乡一行便是先礼后兵的“礼”,即与德国政府就海参威、库页岛交换日本在东南亚的部分殖民地进行会谈。
对于日本人的企图,辰天一点也不觉得意外,当世界只剩下两强的时候,无条件的和平共处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他命令齐默尔曼继续与东乡茂德耗时间,同时下令正在太平洋上航行的远东特遣舰队加快航行速度。那支由战列舰“恺撒·威廉二世”号、“阿尔贝特”号、“巴伐利亚”号、战列巡洋舰“菲特烈亲王”号、“威森堡”号、重型航母“阿尔萨斯”号、中型航母“齐柏林”号、“亚历山大”号以及众多护航舰只组成的舰队由德国海军元帅冯·施佩尔亲自指挥,原本是前往远东与施佩的舰队一道攻击俄军的海参威要塞,尽管德俄停战并很快签订和平协议,但是这支舰队并没有就此掉头返回德国本土,而是按照原定航线经大西洋、太平洋前往远东的胶州湾,此时舰队正在浩瀚的太平洋中部海域行驶。
同一天,另外一份密电传到了正率德国太平洋舰队主力在海参威港外驻泊的施佩上将手里,此时他的扫雷艇正与港内的俄国舰只一道努力将港外的水雷清扫干净——尽管布雷舰艇原则上需要将所布设水雷的位置一一标注,以待战争结束时彻底清理,但是那些漂雷却是会随着潮水和洋流而移动的,所以即便是最乐观的估计,清理出一条安全通道也还要10天时间,清理干净所有的水雷恐怕要到年底才能完成了。
随着这份内容严格保密的电报传来,海参威港外原本平静和谐的气氛被打破了。施佩随即下令舰队进入一级戒备状态,所有舰只生火起锚进入巡航状态,两艘“航空战舰”——“格奈瑟瑙”号和“莱比锡”号被派往舰队外围警戒,重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率领驱逐舰队护卫在不久前刚刚抵达的重型航空母舰“格奥尔格”号左右,战列巡洋舰“萨洛尼卡”号、“塞德利茨”号一前一后在附近海域巡弋。
特使东乡茂德被困在德国人拖延时间的陷阱里,但日本军部尤其是海军高层显然没有那么好唬弄,他们的间谍早已从中国政府那里获取了德中密约的相关条文,虽然德国对中国的秘密援助并没有让日本政府和军部下定决心立即与德国开战,但是他们显然对德国进占海参威和库页岛的行动非常警惕。在派出特使前往柏林的同时,他们从大洋州和东南亚调回一部分主力舰只,加上守卫本土和在中国沿海活动的军舰,使得日本在远东的海上力量始终对德国太平洋舰队保持有绝对的优势——实力最强的四艘战列舰即“纪伊”号、“尾张”号、“加贺”号、“土佐”号竟齐集佐世保军港,一同驻泊在这随时可以威胁到胶州湾与海参威之间海上通道的,还有天城级战列巡洋舰“高雄”号、“爱宕”号以及航空母舰“翔鹤”号、“瑞鹤”号。
第三十二章 以彼之道
德国,哥尼斯堡。
“确定情况属实?”辰天顺手将一份文件丢在桌子上,上半身往椅背一靠,十指交叉的放在下唇处,深邃的目光里写满思虑。
“是的,陛下!情报部门已经核实过了!”马克斯·霍夫曼很肯定的回答到。
“令人失望啊!太令人失望了!”辰天一遍遍加重着语气来表达自己对某些热衷内战者的失望和鄙视,尽管中国东北的局势在德国的调和下出现了“暂时的缓和”,但日本政府仍在不断增兵东北,关东军的实力可谓是与日俱增,总兵力从6月初的10余万人陡增至8月初的11个步兵师团、3个坦克旅团、1个航空军近30万人!
关东军积极备战的同时,日本朝野也在高唱“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论调,日本政府在军事外交上气势咄咄逼人,中国目前的各派军阀却没有一致抗日的打算,辰天刚刚看到的那份文件里,就是关于各派军队调动的情报。此前一同进行北伐的蒋、冯、阎、桂系军阀对于日军在关外的举动竟熟视无睹,反而调兵遣将准备来一场决一胜负的大仗,更令人心寒的是南京政府不仅不派兵加强东北防御,还准备从不久前才宣布“易帜”的东北军抽调精锐部队入关参战!
在张作霖多年的苦心经营下,奉军的家底与国内各军阀相比还是相当丰厚的,东北易帜时编有25个步兵旅、6个骑兵旅、10个炮兵团、众多警备部队以及铁甲车队、航空队和海防舰队,总兵力约30万人,航空队装备各式飞机百余架,铁甲车队拥有五十多辆通过各种途径买来的德制坦克和装甲车,舰队拥有巡洋舰4艘、炮舰6艘以及由商船改造的水上飞机母舰1艘,并配有一个专门的海军航空队,飞机十余架。
然而,这些兵力在日益强大的日本关东军面前甚至无法保证数量上的优势,关东军的各个师团大都为老牌的甲等师团,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自然不用多说,其第3航空军装备的都是日本近年来生产的新式战机,几种主力战机还作为“志愿军”参加了此前的德俄战争,虽然它们的性能与德国主力战机还有一些差距,但用来对付中国军队任何一种战斗机都是绰绰有余的。在德国陆军光辉战绩的刺激下,日本陆军也陆续组建了独立坦克旅团和装甲部队,其主力“八六”式坦克已经基本达到德国iii号坦克的水平,各式装甲车的质量和数量也远远超过东北奉军。
“陛下,是不是通过外交途径提醒一下南京政府……”霍夫曼审慎的提出自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