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你们已经按照我们的要求准备一台至少50吨级的大吊车,否则你们很难将它从这里运到岸上去!”科尼普坎普颇为骄傲的说到。
“50吨!”听到这个数字,马克西姆着实吃了一惊,以目前民主俄国的钢铁和发动机技术实力,自主制造一辆20吨的坦克都颇为吃力,他们最新研制出来的t-1自行反坦克炮在标准战斗状态下全重虽然超过了20吨,可毕竟是将坦克底盘与75毫米反坦克炮拼凑的产物,在技术层面和真正的坦克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况且除了美国人之外,此前还没有哪个国家列装过超过35吨的坦克,而这一巨大的跨度实在让马克西姆感到不可思议。
伯力索夫的亲信,那位长相英俊、年纪还不到四十岁的将军,这时虽是颇为惊讶,但碍于情面他并没有多说赞美的话,反而毫不含糊告诉科尼普坎普:“放心吧,中校,我们早准备好了一台100吨的大吊车,火车和警卫也已安排就绪,不出5个小时就能将这一船货物运走!”
“那就好!”
科尼普坎普这才侧身让俄国人走近这辆雪白的钢铁战车,而后面的土耳其士兵们这时也已将另外四辆坦克上的帆布掀去,除了炮塔上的数字之外,它们完全是一摸一样的。
“005!”马克西姆一面轻轻抚摸着这重型战车冰冷的躯体,一面轻轻读出它炮塔上的阿拉伯数字,他以为这是其中编号最大的一辆,但等他分别看过另外四辆之后,才惊讶的发现“005”只是这其中编号最小的一辆。
“看来,德国人对于这种坦克有充分的信心并且已经做好批量生产的物资准备了!”马克西姆不禁在心里感叹到。
第一百五十六章 森林之王(1)
“它们真的能以40公里的时速持续行进6个小时?我指的是公路条件下!”
北行的列车上,民主俄国装甲技术专家马克西姆十分惊讶的问自己的德国同行――此次德国特别顾问团的技术官员科尼普坎普中校。虽然距离他们的首次见面不过短短4个小时时间,两人却已经在专业上找到了许多共同话题,但国籍和国家利益成了阻碍他们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鸿沟。
“嗯,这点你们很快就能看到,所以我对此没有必要隐瞒!”
科尼普坎普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银色的烟盒,一只手熟练的将其打开,里面满满一盒深褐色的小雪茄。靠近雪茄尾部的地方有一金色的隔条,上面全是德文字,最醒目的则是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这边是大名鼎鼎的鹰牌香烟。10年代中期,“鹰”还只是一个纯粹的德国品牌,但随着德意志战车不断南征北战,配备这种香烟的德国军人足迹遍布五大洲四大洋。到了20年代中后期,鹰牌香烟已经和德国军队那特有的大耳沿钢盔、灰色军服以及大皮靴一样的“德国特色”,并且在各国人民心目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再加上其不断提升的质量和品味,许多国家的中上层人士都以享用高档次的鹰牌香烟为荣。
“谢谢!”面对科尼普坎普递过来的烟盒,马克西姆欣然从里面取出一支小雪茄。对于他们这些搞设计尤其是军用车辆的人来说,咖啡、烟和食物一样不可或缺,有些人甚至达到了“没烟就没灵感”的程度。由于民主俄国的经济和财政状况并不好,马克西姆的设计院以及民主俄国大多数研究机构都面临着一定程度的资金短缺,提供给研究人员的也尽是一些档次不高的消费品。有本国品牌的香烟抽那还算是好的,有的时候他们只能用碎烟叶和烟纸自制烟卷。难怪有人说民主俄国和苏俄每年同样从外国获得可观的贷款和援助,但是一旦这种贷款和援助突然中止,民主俄国的经济将面临崩溃,而不像苏俄那样至少能够保证最基本的自给自足。
“它的发动机械相当庞大,导致整个坦克的体积同比增加,我可以这样理解吗?”袅袅白烟中,马克西姆用一支铅笔在文件纸上简单的画着草图,寥寥几笔便将自己的意思直观的表达出来。
科尼普坎普表情坦然的吸着烟,好一会儿才含糊其辞的说道:“这是正常思路下的推论,就像是不同数量、不同型号的锅炉对应不同级别的军舰一样!”
马克西姆盯着自己所画的草图看了好久,“单纯增加发动机体积只会给传动装置带来麻烦,接下来是各零部件的承重能力和整车的机动性,50吨的战斗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