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是在公海上行驶,两艘船既没有相互发信号致意也没有表现出敌对意思,但双方都心知肚明,这绝非是偶然相遇之后的结伴航行。苏俄货轮的船长和船上的军官都知道,这并不是第一艘运送特殊货物前往西班牙的苏俄轮船,而此前几艘都无一例外在途中遭到德国舰只和飞机的跟踪。
苏俄人非常清楚,自己的货轮所执行的是在不被西班牙政府军舰只发现的情况下将货物运送到由革命武装控制的港口的任务,如果货轮一直被德国人盯着,那么西班牙海军舰只就能在它们进入西班牙海域的时候轻而易举的将它们拦截,最终的结果将是一场严重的国际纠纷——毫无疑问,船上的货物将是对苏俄政府十分不利的证据。
在发现自己轮根本无法摆脱德国人的跟踪后,之前那些苏俄货轮都乖乖选择了中途返航。为了尽可能避开德国人的监视,这艘货轮是在黎明前从摩尔曼斯克出发的,而且没有按照以往的惯例沿靠近挪威海岸线的海域行驶,但不想还是被德国人发现了!一旦被航速占优且装备有雷达、舰载侦察机的德国巡洋舰盯上,苏俄货轮上的船长和指挥官知道,自己几乎没有溜走的可能。
可是,如果要苏俄政府就此放弃向西班牙运送武器,他们又心有不甘。要知道西班牙国内的革命者此时是多么的需要外界援助,而这船货物能够对他们的革命起到难以估量的推动作用。
有时候,十船黄金都无法改变一个国家的现状,但有时候一船军火就足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
苏俄政府很清楚自己的西班牙同行迫切的需要什么。
“不管它,继续前进!”
留着一脸络腮胡子的苏俄船长斩钉截铁的命令到。
第十一章 来自帝国内部的风
“为什么不?”
“为什么要?”
这是自西班牙内战爆发以来在德国内阁、德国最高统帅部以及各地酒馆中人们说的最多的问句,而这些问句所讨论的都是同一件事情,那就是德国是否要武装干涉伊比利亚半岛上正在发生的战事。
“为什么不?这是扩大帝国在南欧影响力的大好机会,看啊,意大利人都出兵了,难道要让他们成为西班牙乃至整个南欧的统治者?”支持出兵者往往这样说。
“为什么要?我们已经派遣了两万多名士兵作为多国联合部队成员进入西班牙,那里的局势已经够糟糕了,我们没有必要卷入西班牙人自己国家的内部事务?”持反对态度的人往往还要加上一句,“我们才不会像意大利人那样愚蠢!”
这样的事件若是发生在20年之前,德国一定会不遗余力的向西班牙派遣军队以扩大自己的国际影响力,但今时不同往日,当这个帝国拥有比英帝国鼎盛时期还要强大的势力时,它的领导人以及普通国民都学会了思考、衡量和取舍,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可图,他们甚至愿意将自己的军队派往遥远而寒冷的极地,若是无助于取得任何一种形式的利益,近在咫尺人们也会选择冷眼旁观。
现在的问题,是德国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的成本有多大而收益又会有多少,以及任凭西班牙局势发展又会损失什么、获得什么,对于这样复杂的、根本无法做到准确预测的问题,每个德国人心里基本上都会有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