晗王二话不说就去太后那里告了自己亲舅舅一状,“儿臣那小院引得是山上的泉水,舅舅日日凿山便也罢了,后来竟连泉水都断了不让山下的人引用,未免太过霸道。
儿臣千金寻来的鲫鱼鲤鱼都死了一池子。儿臣一早就劝过舅舅,此举太过劳民伤财,迟早是要出祸端的。可舅舅不知收敛,以至于如今天子脚下竟出现了这么多的匪盗。
他们今日抢了儿臣的府邸,改日若是来抢皇宫呢?这全是舅舅的过错!母后此时再不管,不知道舅舅还要闹出什么样的祸事。”
太后对汪栗吩咐道:“去将贵妃叫来。问一问她,她父亲做的这些事她知不知道。”
告状这件事,还是要看谁告。
这些日子不满灵国公的言官都快把折子写成了日记,花样百出,骂的十分难听。
但宁建光仍然分毫未损,当面听着人念折子骂他都能一笑置之。
宁建光听闻晗王府邸遭劫的消息之后虽有几分忐忑,但仍不算太紧张。他特意派了人挑了数位美人和一份重礼给自己的亲外甥送去,想着不管怎么说他是晗王的亲舅舅,晗王应当不会为了这种事情真的跟他生气。
这些日子别院遭到劫掠的不止一家两家,宁建光送赔礼都送的很顺手了。
他以为这件事就算完了。
所以当宫中传来晗王在太后面前告了他一状令他入宫陈情的消息时,宁建光觉得十分莫名其妙,“为了什么?就为了几个宠姬?我都已经赔给他了!”
来传话的太监不冷不淡的回答道:“国公爷,太后懿旨耽搁不得,您赶快入宫吧。”
平素这些太监来宁府哪个不是巴结着他,如今竟也对他摆起了脸色,宁建光心中愈发的不痛快却也只能暂且按耐着,先送走了太监。
宁建光的弟弟和几个儿子闻讯而来。
宁建行有些不满,“咱们修这个高台,花这么多的功夫不都是为了大姐。不过就是为了几个女人也值得牛娃这般小题大做,他到底有没有把我们当作是自家人?”
他是宁太后的幼弟,出生后就是太后亲自在照顾长大,也就是晗王出生之后,太后的关注才逐渐从他转移到晗王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