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主事的?倒是真巧。”刘同寿微微沉吟,他一直防备着柴家用盘外招,却没想到对方竟是没放弃官面上的努力,看来谢家还是更喜欢以势压人,而不是铤而走险。
“小道长,县尊请您和韩举人往花厅相见。”说话间,先前那位章衙役也回来了。
三人转过照壁,进了县衙。
包括前世,刘同寿是第一次进县级衙门,很有些好奇,而韩应龙却是识途老马,指点了一路,讲解着申明亭为何物,旌善亭做何用途,两人倒像是来游览一般。
不多时到了花厅,一个身穿官袍的中年人正端坐在上首主位,对章衙役的通报恍若未闻,只是端着茶杯轻啜细品,仿佛那是什么绝世好茶一般。过了好半响,这才抬起头来,缓声道:“韩举人,你来求见本县,却不知所为何事?”
刘同寿好气又好笑,这人想必就是那位冯知县,明明对自己很有顾忌,却又要把架子摆出来,连自己的名字都不提,这不是掩耳盗铃么?要不是有求于他,还真想讽刺他几句呢。
韩应龙也有些不满,他省去了那些礼仪客套,拱拱手,直截了当的答道:“知县大人,学生此来,却是为了不日将至的水患。”
“什么?”冯知县被吓了一跳。
他对刘同寿视而不见,其实并不是为了摆谱,只是想在后者和谢家的争端中保持中立罢了。谢家人的目的不明,但应该是为了小道士来的,他要太客气了,难免会被人抓住话柄,为了免除麻烦,还是谨慎点好,却不曾想对方居然抛出这么个炸弹来。
“水患?这晴空万里的,却又哪里来的水患?再说,之前紫……咳咳,韩举人,小道长,有什么事尽可直接道来,本县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又何必危言耸听呢?”
“知县大人,学生也是读过圣贤书,通晓律法的,岂会用这种事开玩笑?近日……”韩应龙将那些征兆复述了一遍,又道:“种种迹象表明,风雨将至,沿海地带发生水患的可能性极高,就算是内陆也不可掉以轻心呐。”
“正是如此,知县大人,先师当日所说,也并非一定能将水患消弭于无形,只是尽力一试罢了,今日既然……”
“此言差矣,韩举人,你也是有功名,知律法的,怎地不知规矩?”冯知县心下一松,脸色却是凝重了不少。
“救灾是何等大事,岂是本县能一言而决的?何况,你说的那些,终究不过是推测罢了,江南乃是朝廷税赋重地,又岂能因你一言而有所差池?荒唐,真是太荒唐了,念在你年轻无知,本县此番就不与你计较了,会试之期将近,准备应试才是正理,且去,速去。”
第28章 二龙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