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也只有出名的大书院才会有芝兰榜,否则百八十年只有寥寥几个名字也是挺丢脸的。
书院街上有整个西北最大最出名的书院,也只有那家书院里有芝兰榜。
这两个学生想来就是那里的。
两个学生吃完就走了,沈彤也吃完了,萧韧却又要了一碗,也不知道他是真的好这一口,还是想在这里多坐一会儿。
沈彤便问他:“那个王岳和王岚很有名吗?”
世人重才子,像王家兄弟这样的,在西安城里应该小有名气。
萧韧显然也留意到刚刚两个少年的对话,他放下筷子,说道:“王家的老祖宗曾经做过太祖皇帝的谋士,立朝后他曾任礼部侍郎,但是那时他已年近,在侍郎的位子上仅半年就乞骸骨了。他常年在外,没有亲自教导子弟,两个儿子才学有限,并未入仕,刚刚他们口中的王家老太爷就是王老侍郎的长子,王岳和王岚是王老侍郎的重孙。”
沈彤恍然大悟,问道:“也就是说,王家虽有从龙之功,可是实际上,也只做过半年的官儿,对吗?”
萧韧点头,道:“对,这几十年来王家其他子弟也没有建树,若非逢年过节秦王府都给王家送贺礼,西安人怕是早就忘记王家曾有从龙之功了。直到出了王岳王岚兄弟二人,王家才重又引人注目,不过也只是最近三年的事,要从王岳中了举人才开始的。”
沈彤更觉奇怪了,她道:“按理说王家好不容易才出了两个人才,怎么却不让他们继续科举了?如果一开始就不想让他们入仕,三年前王岳为何还会参加乡试呢?”
萧韧摊摊手:“你问我,我也不知道啊,我一个武人,和他们读书人没有交集。”
沈彤还想继续说话,这时从远处跑来一个小内侍。
“沈姑娘……七少也在啊,沈姑娘,王爷见到您的拜帖了,让您下午就过去。”
第379章 叫我姐姐
沈彤是早上投的拜帖,不但上午就送到秦王面前,而且秦王下午就要见她,可见秦王府阖府上下对她的态度了。
沈彤自己没有感觉,萧韧从小在王府长大,他自是知道是怎么回事,心里又是一松,现在越发证明,秦王对沈彤的重视,远胜于曾经的沈氏遗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