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空大师却笑着摇头,“小僧才疏学浅,不能与方丈师兄相比。此番到江南游历,不过是想看一看菩提世界中的芸芸众生。”
妙空大师的话,莫名地让李沄想起苏子乔跟着英国公李绩出征时说的话。
青年说不必总是困在长安一隅,要出去走走,才知道太平盛世之下也有民生多艰,大唐境内百姓安居乐业,也有将士死守国门,为国捐躯。
李沄低头,看着案桌上的那杯茶汤。
妙空大师又笑着说道:“小施主年纪这样小,却也有放在心中的烦恼。程施主比小施主要大得多,有事情看不透、放不下,也是正常。若是她能事事看得透、放得下,早就该像和尚这般,四大皆空了。”
李沄一听,觉得妙空这个年轻和尚说的很有道理。
于是也没再把心思放在程馨身上。
寒露之后,关内饥|荒的情况愈演愈烈,民间人吃人的惨剧时有发生。
百姓肚子都填不饱,自是有怨气。此时又有反对皇后殿下的人在长安坊间煽动百姓,说如今关内大饥,乃是因为当初圣人执意要立武媚娘为后,立其为后便算了,又放任武媚娘插手政事。
——牝鸡司晨,是国之不祥。
于是,朝廷中开始反对武则天的声浪又开始高了起来。
李治将那些话听在耳里,轻车熟路地装作什么也没听见,照常与武则天一同听政。
官府的粮仓已经开放,每隔几天官府便在发放粥水,但僧多粥少,始终难以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
李治虽贵为天子,说是富有四海,可四海之内,都在闹饥|荒,他能怎么办呢?
古人迷信,说君权天授。
天子代表的便是上天的旨意,如今天降不祥,那定是天子德行有亏。